[发明专利]一种双层防黏连袋状疝修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83776.2 | 申请日: | 2019-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466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李绍霞;王婷婷;秦菲菲;李洪娟;郭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照天一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34/10 | 分类号: | A61B34/10;A61B17/00;A61L31/04;A61L31/14;G06K9/6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杨宝根 |
地址: | 276806 山东省日照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层 防黏连袋状疝修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双层防黏连袋状疝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术前准备:采用预定形状刀具通过超声波将制备好的双层防黏连疝修补片切割成预定的大小及形状;
步骤二,消毒麻醉:利用酒精棉球对要进行手术部位的外部皮肤进行消毒,并注射麻醉剂;
步骤三,在腹腔镜引导下将双层防黏连疝修补片放置在准确合适的位置,并用穿刺固定针将疝修补片和局部组织缝合为袋状;
步骤四,对大小出血点进行结扎止血;对皮肤表面微创伤口利用可吸收手术线进行缝合,再次消毒并包扎即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防黏连袋状疝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防黏连疝修补片包括聚丙烯补片和膨化聚四氟乙烯防粘连补片,所述膨化聚四氟乙烯防粘连补片复合在聚丙烯补片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防黏连袋状疝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补片采用无张力聚丙烯补片,为网状编织物;所述膨化聚四氟乙烯防粘连补片为薄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防黏连袋状疝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形状刀具为圆形、椭圆形、长方形或不规则形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防黏连袋状疝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防黏连疝修补片预定形状为圆形、椭圆形、长方形或不规则形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防黏连袋状疝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麻醉剂可选用普鲁卡因、丁卡因、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罗哌卡因中的一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防黏连袋状疝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麻醉剂的注射部位,成人用硬膜外麻醉,儿童用氯胺酮麻醉或骶管麻醉。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防黏连袋状疝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腹腔镜搭载三维超声图像特征提取芯片,所述芯片使用纹理特征萃取算法自动量化提取ABUS图像的VOI中待分类区域的相关纹理特征参数,将补片和筋膜进行区分;针对二维纹理参数对切口疝补片术后卷曲、收缩等空间变换较为敏感的问题,引入了三维纹理参数和三维位置参数,最后使用类间距算法和顺序前进搜索法来进行特征选择。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防黏连袋状疝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固定针包括主穿刺针和副穿刺针,主穿刺针针头上设置有穿线孔,副穿刺针针头上设置有穿线带出凹口;主穿刺针由主穿刺针端部和主穿刺针身部构成,主穿刺针端部和主穿刺针身部通过锥形连接部连接起来,在主穿刺针身部设置有导向管孔,副穿刺针的针身设置在导向管孔内。
10.一种应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防黏连袋状疝修方法的双层防黏连袋状疝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功能模块包括:补片切割模块、麻醉模块、图像特征提取模块、导向模块、缝合模块、主控模块;
补片切割模块,与主控模块相连,利用预定形状刀具通过超声波将双层防黏连疝修补片进行切割;
麻醉模块,与主控模块相连,通过注射器向患者注射麻醉剂进行局部麻醉;
图像特征提取模块,与主控模块相连,通过腹腔镜搭载的三维超声图像特征提取芯片对腹腔内的数据特征进行提取;
导向模块,与主控模块相连,利用主穿刺针身的导向管孔对手术进行缝合导向;
缝合模块,与主控模块相连,通过主穿刺针针头上的穿线孔穿插手术线进行缝合;
主控模块,与补片切割模块、麻醉模块、图像特征提取模块、导向模块、缝合模块相连,对各个功能模块的操作进行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照天一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日照天一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8377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