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铁车辆段杂散电流分布的获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84509.7 | 申请日: | 2019-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638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林圣;皇甫阳;周奇;王爱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19/00 | 分类号: | G01R1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1200 | 代理人: | 王沙沙 |
地址: | 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铁 车辆段 电流 分布 获取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铁车辆段杂散电流分布的获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获取车辆段牵引回流结构的分布情况,记录车辆段牵引回流的相关电气参数,并且监测获取待求解牵引工况;步骤2:建立车辆段回流电路的电导关系模型;步骤3:建立电流注入关系模型;赋值后计算得到大地电位分布矩阵;步骤4:根据数值梯度计算函数运算处理大地电位分布矩阵,计算地铁车辆段杂散电流分布;本发明方法为地铁直流车辆段的杂散电流防护设计、施工和维护提供依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市轨道交通直流牵引供电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地铁车辆段杂散电流分布的获取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普遍采用直流牵引供电方式,机车通过接触网从牵引变电所获取电能,直流牵引电流通过钢轨返回至牵引变电所负极。实际工程中钢轨无法完全对地绝缘,在回流过程中部分电流泄露至大地及周边导体中,产生了分布于预设回流路径外的电流,即杂散电流。杂散电流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自身的结构设施造成腐蚀的同时,还会对附近埋地金属管线造成腐蚀,从而造成安全隐患。
相较于地铁车辆运行的正线段,车辆段承担着地铁车辆的停放、清洗、保养、调试、检修等重要功能,因此段内轨道线路密集复杂、道岔较多,段内钢轨对地过渡电阻仅有正线段十几分之一甚至几十分之一。导致车辆段内存在大量的杂散电流对车辆段产生不利影响。不难预计,经年累月,如此大小的杂散电流将会导致车辆段钢轨、周边埋地金属等严重腐蚀,减少车辆段使用寿命的同时也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与安全隐患。目前还缺少针对车辆段杂散电流分布的计算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为地铁直流车辆段的杂散电流防护设计、施工和维护提供依据的地铁车辆段杂散电流分布的获取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铁车辆段杂散电流分布的获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获取车辆段牵引回流结构的分布情况,记录车辆段牵引回流的相关电气参数,并且监测获取待求解牵引工况;
步骤2:建立车辆段回流电路的电导关系模型;
步骤3:建立电流注入关系模型;赋值后计算得到大地电位分布矩阵;
步骤4:根据数值梯度计算函数运算处理大地电位分布矩阵,计算地铁车辆段杂散电流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过程如下:
S11:将车辆段视为矩形平面区域,等分为M行N列个正方形子区域Q(m,n),m,n为正方形子区域的行号和列号;获得正方形子区域的边长为L
S12:以钢轨分布矩阵B表示回流钢轨的分布情况;记录回流电缆的分布情况和牵引所负极接地点所在正方形子区域;
S13:根据每公里大地电阻R1、每公里钢轨电阻R2、每公里钢轨对地过渡电阻R3,牵引所负极接地导体的电阻R0,获取钢轨单元电导G=1/(R2*L)、大地单元电导D=1/(R1*L)和过渡单元电导GD=L/R3;
S14:监测获取待求解牵引工况。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过程如下:
S21:根据钢轨矩阵B获取M行N-1列的横向钢轨单元分布矩阵BX和M-1行N列的纵向钢轨单元分布矩阵BY;
S22:计算横向钢轨单元电导矩阵GX=G·BX,纵向钢轨单元电导矩阵GY=G·BY,过渡单元电导矩阵GG=GD·B;
S23:以2×M×N行,2×M×N列的节点电导矩阵A描述车辆段回流电路的电导关系模型,并对其进行赋值。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电流注入关系模型,以2×M×N行,1列的电流矩阵T描述。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3中赋值过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845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