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干悬浮剂制作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84988.2 | 申请日: | 2019-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757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明;王黎明;王厚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密友粉体新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4 | 分类号: | B01J2/04;B01D46/02 |
代理公司: | 32293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韩凤 |
地址: | 2153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扩散区 物料混合 流入区 喷淋区 干粉 溶剂 高温气体 入料区域 料筒 喷枪 筒体 造粒 不锈钢丝网 缓冲区 底部连通 干悬浮剂 径向位置 扩口结构 立式布置 溶剂入口 制作设备 中心区域 除尘区 入料口 造粒区 粉料 环壁 外接 粉尘 外部 制作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干悬浮剂制作设备,其使得溶液在形成颗粒的过程中不会产生粉尘,且设备占地面积小、制作成本低。其包括立式布置的筒体,筒体的自下而上顺次为物料混合进入区域、造粒区、造粒缓冲区、除尘区,物料混合进入区域自下而上包括高温气体流入区、溶剂喷淋区、干粉入料区域,物料混合进入区域的底部连通有料筒,料筒用于接收没有造粒成的细小粉料,高温气体流入区包括底部气体流入区、上部气体扩散区,上部气体扩散区为自下而上扩口结构,溶剂喷淋区的底部和上部气体扩散区之间设置有不锈钢丝网,溶剂喷淋区的中心区域设置有喷枪,喷枪通过管路外接外部的溶剂入口,干粉入料区域的环壁上一径向位置设置有干粉入料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干悬浮剂制作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干悬浮剂制作设备。
背景技术
农药行业在通过溶液制作农药颗粒时,将整个设备分隔为独立的几段,分别为成粒部分、增径部分、后续收料部分,且一般为水平向布置,使得整个设备的占地面积大,且由于分隔成独立的部分,转运一般会造成粉尘污染,使得每次转运均需要专业设备,进一步提高了制作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干悬浮剂制作设备,其使得溶液在形成颗粒的过程中不会产生粉尘,且设备占地面积小、制作成本低。
一种干悬浮剂制作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立式布置的筒体,所述筒体的自下而上顺次为物料混合进入区域、造粒区、造粒缓冲区、除尘区,所述物料混合进入区域自下而上包括高温气体流入区、溶剂喷淋区、干粉入料区域,所述物料混合进入区域的底部连通有料筒,所述料筒用于接收没有造粒成的细小粉料,所述高温气体流入区包括底部气体流入区、上部气体扩散区,所述上部气体扩散区为自下而上扩口结构,所述溶剂喷淋区的底部和所述上部气体扩散区之间设置有不锈钢丝网,所述溶剂喷淋区的中心区域设置有喷枪,所述喷枪通过管路外接外部的溶剂入口,所述干粉入料区域的环壁上一径向位置设置有干粉入料口,所述干粉入料区域的环壁上另一径向位置设置有螺旋输送杆,所述螺旋输送杆的内端内伸于所述干粉入料区域的对应腔体,所述螺旋输送杆的外端外露于所述筒体、并设置有颗粒出口,所述螺旋输送杆的内端所对应的内壁为自下而上扩口结构,所述造粒缓冲区为圆柱筒结构,所述除尘区具体为袋式结构。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所述螺旋输送杆的内端所述对应的内壁部设置有一螺旋料道,所述螺旋料道的底部连通所述螺旋输送杆的内端,所述螺旋料道环布于所述内壁的一周布置,使得较大粒径的颗粒在气流和重力作用下沿着自下而上扩口的内壁沿着螺旋料道进入到螺旋输送杆的内端;
所述喷枪自上而下喷淋或自下而上喷淋,使得溶剂雾化后被热风朝向吹;
所述除尘区包括若干排布的除尘布袋,每个所述布袋的内腔顶部连通有脉冲充气口,所述除尘布袋的顶部盖装有上盖,所述上盖的内腔具体为出风腔,所述出风腔的外侧出口连接有出风管路,所述出风管路外接有高压引风机,所述除尘区的外侧还设置有脉冲储气罐,所述脉冲储气罐通过对应的管路连接对应的脉冲充气口;
所述造粒缓冲区的高度不小于造粒区的高度,确保造粒的粉能充分和溶剂混合;
所述造粒缓冲区的环壁上布置有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确保对于温度的准确控制;
所述底部气体流入区的底部为自上而下收口的锥形结构,所述底部气体流入区的底部通过小径导向管连接所述料筒,所述小径导向管上设置有阀门,当料筒装满后,关闭阀门,之后及时更换料筒;
所述干粉入料区域和造粒区所对应的筒壁的位置处设置有一个玻璃视镜,通过所述玻璃视镜观察颗粒长大的过程,确保方便监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密友粉体新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密友粉体新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849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