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青蒿为原料的虫害防治液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85153.9 | 申请日: | 2019-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396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陈中志;黄治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鼎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65/38 | 分类号: | A01N65/38;A01N43/16;A01N25/30;A01P17/00;A01P7/02;A01P7/04;A01P1/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张行超 |
地址: | 561100 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青蒿 原料 虫害 防治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青蒿为原料的虫害防治液及其制作方法,属于农林培育设备技术领域;它使用辣椒、6501试剂、松针、黄糖、青蒿及片碱和水作为原材料,通过以下步骤进行加工:S1、加工辣椒榨汁;S2、将步骤S1中取得的辣椒榨汁与6501试剂进行充分混合;S3、加工松针煮液;S4、向步骤S3中获得的松针煮液中放入黄糖使其融化并与松针煮液相混合;S5、将步骤S2和步骤S4中制得的两种混合液及青蒿进行混合搅拌,并在搅拌的过程中向混合物中逐渐加入片碱,直至混合物的PH值在7‑8之间时停止加入片碱;S6、将S5中得到的混合物放于常温下静置1‑3天,最后对混合物进行过滤即可得到所述虫害防治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林培育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青蒿为原料的虫害防治液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虫害的防治一直以来都是农林领域需要进行重点处理的难点,由其随着环保政策的实施,过去直接使用化学农药对作物上的虫害进行防治的手段由于其容易残留在作物中,进而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于人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威胁,而且化学农药的使用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故而一种对环境和生态无污染,又能够有效防治虫害的防治试剂是目前所急需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以青蒿为原料的虫害防治液及其制作方法,以解决当前使用的用于虫害防治的试剂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具有威胁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以青蒿为原料的虫害防治液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辣椒与清水放入蒸煮装置中进行蒸煮,待其表皮煮烂后对其进行压榨,并将榨汁与残渣分开,留榨汁以备用;
S2、将步骤S1中取得的辣椒榨汁冷却至5~10℃后,向其中加入6501试剂进行充分混合;
S3、将松针和清水放入蒸煮装置中进行蒸煮,待蒸煮完成后将松针残渣滤出,留松针煮液备用;
S4、待步骤S3中获得的松针煮液冷却至30~40℃时,向其中放入黄糖使其融化并与松针煮液相混合;
S5、将步骤S2和步骤S4中制得的两种混合液及青蒿进行混合搅拌,并在搅拌的过程中向混合物中逐渐加入片碱,直至混合物的PH值在7-8之间时停止加入片碱;
S6、将S5中得到的混合物放于常温下静置1-3天,最后对混合物进行过滤即可得到所述虫害防治液。
优选的,上述所使用的辣椒、6501试剂、松针、黄糖、青蒿及片碱的质量按照重量份分别为:辣椒1-5份,6501试剂4-7份,松针5-8份,黄糖3-6份,青蒿20-40份,片碱1-3份。
步骤S1与步骤S3中加入的清水的质量相同,且在单个步骤中所使用的清水的重量份为10-30份。
原料使用软水作为清水的材料。
在步骤S3中滤出松针残渣时需保证松针煮液的温度在70-80℃之间。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以青蒿为原料的虫害防治液的制作方法制得的虫害防治液。
本发明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辣椒、6501试剂、松针、黄糖等原料和青蒿进行有效的配比,制得了一种防治虫害的防治液,其制作方法简单,杀虫效果明显且无有害残留,不会对水体,生态及地方环境造成任何不利影响,同时,由于本发明中均使用天然原材料或完全无毒的试剂进行配置,其直接作用于农产品上,能够进行自然降解,于人体无害,便于推广利用。
在本发明中,青蒿作为主料,主要能够提供如青蒿素、青蒿挥发油等提取物用以实现对鳞翅目幼虫、叶螨、黄蜘蛛等害虫的有效驱除灭杀;同时,青蒿的提取物中还包括能够灭菌的成分,进而对农作物上的虫蛀,腐坏位置进行清洗灭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鼎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鼎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851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