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过车数据的车辆出行常用停留点挖掘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85189.7 | 申请日: | 2019-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514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忠芝;吕建辉;冯远宏;郑杰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信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458 | 分类号: | G06F16/245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张怀阳 |
地址: | 266071 山东省青岛市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车辆 出行 常用 留点 挖掘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过车数据的车辆出行常用停留点挖掘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车辆的过车数据,过车数据包括车辆的检测点位、检测时间,依据车辆的检测时间,从第一个检测点位开始,依据预设阈值和拉依达准则确定车辆每次出行的停留点,根据车辆每次出行的停留点的停留时间和停留次数,确定车辆的常用停留点。依据车辆的过车数据,从第一个检测点位开始依据预设阈值和拉依达准则来识别车辆每次出行的停留点,由于在识别过程中采用了预设阈值和拉依达准则,计算量较小,可以提高识别效率和识别的准确率,为后续案件侦破、公众出行等提供数据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过车数据的车辆出行常用停留点挖掘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警察及卡口设备的普及及应用,车辆经过检测点位的信息可以被记录和存储,过车数据蕴含着丰富的时空信息,通过分析过车数据,可以发现出行车辆的行为特性、活动规律及车辆出行经常停留的点位等时空规律,为后续案件侦破、公众出行等提供数据基础。
但是,目前的车辆停留点识别的方案都比较复杂,计算量大,识别效率低,识别准确度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过车数据的车辆出行常用停留点挖掘方法及装置,用以提高车辆出行常用停留点的识别准确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过车数据的车辆出行常用停留点挖掘方法,包括:
获取车辆的过车数据,所述过车数据包括车辆的检测点位、检测时间;
依据所述车辆的检测时间,从第一个检测点位开始,依据预设阈值和拉依达准则确定所述车辆每次出行的停留点;
根据所述车辆每次出行的停留点的停留时间和停留次数,确定所述车辆的常用停留点。
上述技术方案中,依据车辆的过车数据,从第一个检测点位开始依据预设阈值和拉依达准则来识别车辆每次出行的停留点,由于在识别过程中采用了预设阈值和拉依达准则,计算量较小,可以提高识别效率和识别的准确率,为后续案件侦破、公众出行等提供数据基础。
可选的,所述依据所述车辆的检测时间,从第一个检测点位开始,依据预设阈值和拉依达准则确定所述车辆每次出行的停留点,包括:
依据所述车辆的检测时间,确定相邻两个检测点位之间的时间间隔;
确定所述第一个检测点位与第二个检测点位之间的时间间隔是否大于预设阈值,若是,则将所述第一个检测点位确定为所述车辆本次出行的停留点,否则确定所述第二个检测点位与第三个检测点位之间的时间间隔是否大于所述预设阈值,若是,则将所述第二个检测点位确定为所述车辆本次出行的停留点,否则针对所述第二个检测点位之后的任一检测点位,依据所述拉依达准则确定所述任一检测点位是否为所述车辆本次出行的停留点。
可选的,所述针对所述第二个检测点位之后的任一检测点位,依据所述拉依达准则确定所述任一检测点位是否为所述车辆本次出行的停留点,包括:
针对所述第二个检测点位之后的任一检测点位,依据所述任一检测点位之前的各检测点位之间的时间间隔,确定所述车辆已经过路段的平均行程时间;
根据所述车辆已经过路段的平均行程时间和所述任一检测点位之前的各检测点位之间的时间间隔,确定所述车辆已经过路段行程时间的标准差;
若所述任一检测点位与所述任一检测点位之后的检测点位的时间间隔不符合所述拉依达准则,则确定所述任一检测点位为所述车辆本次出行的停留点。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车辆每次出行的停留点的停留时间和停留次数,确定所述车辆的常用停留点,包括:
统计所述车辆每次出行的停留点的停留时间和停留次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信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信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851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