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凝土高效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85465.X | 申请日: | 2019-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066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崔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兆佳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4/38 | 分类号: | C04B24/38;C04B103/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高效减水剂 混凝土减水剂 聚羧酸减水剂 粘度调节剂 粉煤灰 抗裂性能 氢氧化钠 亚硫酸钠 保坍剂 减水剂 消泡剂 引发剂 玉米杆 玉米芯 质量份 白糖 母液 硼砂 制备 淀粉 保存 | ||
一种混凝土高效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混凝土减水剂的质量份组成如下:聚羧酸减水剂母液40‑45份、亚硫酸钠20‑30份、氢氧化钠20‑30份、粉煤灰20‑30份、硼砂5‑10份、玉米杆5‑10份、玉米芯5‑10份、白糖5‑10份、保坍剂5‑10份、淀粉10‑20份、粘度调节剂10‑20份、消泡剂5‑10份、引发剂5‑10份、水60‑80份。本发明方便保存,性能稳定,且提高减水剂的抗裂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水剂,具体是一种混凝土高效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减水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减水剂是一种在维持混凝土坍落度不变的条件下,能减少拌合用水量的混凝土外加剂。大多属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有木质素磺酸盐、萘磺酸盐甲醛聚合物等。加入混凝土拌合物后对水泥颗粒有分散作用,能改善其工作性,减少单位用水量,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或减少单位水泥用量,节约水泥。
但是目前使用的减水剂性能单一,且不易保存,无法起到抗裂的作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一种混凝土高效减水剂,方便保存,且提高减水剂的抗裂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凝土高效减水剂,该混凝土减水剂的质量份组成如下:聚羧酸减水剂母液40-45份、亚硫酸钠20-30份、氢氧化钠20-30份、粉煤灰20-30份、硼砂5-10份、玉米杆5-10份、玉米芯5-10份、白糖5-10份、保坍剂5-10份、淀粉10-20份、粘度调节剂10-20份、消泡剂5-10份、引发剂5-10份、水60-80份。
进一步,该混凝土减水剂的质量份组成如下:聚羧酸减水剂母液40份、亚硫酸钠20份、氢氧化钠20份、粉煤灰20份、硼砂5份、玉米杆5份、玉米芯5份、白糖5份、保坍剂5份、淀粉10份、粘度调节剂10份、消泡剂5份、引发剂5份、水60份。
进一步,该混凝土减水剂的质量份组成如下:聚羧酸减水剂母液42.5份、亚硫酸钠25份、氢氧化钠25份、粉煤灰25份、硼砂7.5份、玉米杆7.5份、玉米芯7.5份、白糖7.5份、保坍剂7.5份、淀粉15份、粘度调节剂15份、消泡剂7.5份、引发剂7.5份、水70份。
进一步,该混凝土减水剂的质量份组成如下:聚羧酸减水剂母液45份、亚硫酸钠30份、氢氧化钠30份、粉煤灰30份、硼砂10份、玉米杆10份、玉米芯10份、白糖10份、保坍剂10份、淀粉20份、粘度调节剂20份、消泡剂10份、引发剂10份、水80份。
进一步,所述引发剂为硫酸铵。
一种混凝土高效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玉米杆、玉米芯分别搅拌粉碎,再与亚硫酸钠、粉煤灰、硼砂、淀粉、水混合,并加热,使上述成分充分溶解,得到混合物料一;
步骤二:在混合物料一中,加入聚羧酸减水剂母液、氢氧化钠、白糖,并将其充分搅拌均匀,为了使白糖进一步溶解,再放入加热器中进行加热,得到混合物料二;
步骤三:在混合物料二中添加保坍剂、粘度调节剂、消泡剂、引发剂,并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料三;
步骤四:将混合物料三继续搅拌2h,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成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方便保存,性能稳定,且提高减水剂的抗裂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混凝土高效减水剂,该混凝土减水剂的质量份组成如下:聚羧酸减水剂母液40份、亚硫酸钠20份、氢氧化钠20份、粉煤灰20份、硼砂5份、玉米杆5份、玉米芯5份、白糖5份、保坍剂5份、淀粉10份、粘度调节剂10份、消泡剂5份、引发剂5份、水6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兆佳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兆佳建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8546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