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厨余垃圾无害化处理方法及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85600.0 | 申请日: | 2019-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947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汤燕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火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5/033 | 分类号: | F23G5/033;F23G5/04;F23G5/44;A61L2/14;A61L11/00 |
代理公司: | 33234 杭州新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李大刚 |
地址: | 310030 浙江省杭州市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绞龙输送装置 垃圾破碎装置 厨余垃圾 垃圾混合 白色垃圾 沉淀装置 垃圾 脱水 垃圾焚烧炉 无害化处理 高温焚烧 回收处理 破碎装置 装置连接 无害化 能耗 焚烧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厨余垃圾无害化处理方法及其装置:方法步骤如下:a,将厨余垃圾进行脱水、粉碎,将白色垃圾进行粉碎;b,将经过脱水、粉碎后的厨余垃圾和粉碎后的白色垃圾按照一定比例混合;c,将混合后的垃圾进行低温焚烧,得无害化产物。其包括垃圾沉淀装置,垃圾沉淀装置通过1号绞龙输送装置连接1号垃圾破碎装置;1号破碎装置通过2号绞龙输送装置连接垃圾混合装置;包括2号垃圾破碎装置,2号垃圾破碎装置通过3号绞龙输送装置连接垃圾混合装置;所述垃圾混合装置连接垃圾焚烧炉。本发明具有相比回收处理效率更高,比高温焚烧能耗低、处理成本低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焚烧处理领域,特别是一种厨余垃圾无害化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厨余垃圾是指食物在生产、运输、分配和消费各环节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理化特性为含水率高、有机质含量高、油脂和盐分含量高、含多种微量元素、易腐易臭等。随着城市规模扩大,人口的增多,厨余垃圾也不断增加,因此,厨余垃圾的处理处置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白色垃圾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包装袋、农用地膜、一次性餐具、塑料瓶等塑料制品。一般处理白色垃圾采用卫生填埋、高温堆肥和焚烧这三种方法。白色垃圾填埋不仅会占用大量土地,而且其自然降解达百年以上严重影响环境。直接高温焚烧白色垃圾会产生大量超出排放标准的废气且产生二噁英。
针对厨余垃圾的处理通常采用发酵后回收利用、脱水后填埋或直接焚烧的方式。厨余垃圾填埋则会造成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从而严重影响环境。所以通常都根据情况采用厨余垃圾回收或者直接高温焚烧处理方式。
但是,采用厨余垃圾回收利用,其通常流程为将固体物粉碎成粉状,绞龙机挤压分离出液体,固体输送到发酵桶,加温至80-90℃细菌发酵,24小时后开仓掏出1/3物料,这些物料还需翻堆发酵一星期才能变成肥料,整个过程时间非常长;在粉碎前需要安排人员人工挑选出塑料袋、陶瓷制品等无法利用的垃圾,分拣效率直接影响处理效率,因分拣过程中需要忍受异味和细菌的侵入,作业效率很低。所以回收厨余垃圾处理方式的效率非常低。
而采用厨余垃圾高温焚烧处理方式,则因为厨余垃圾的含水率非常高,高温焚烧过程中需要消耗相对更多的能源才能完全焚烧掉厨余垃圾,且高温焚烧对设备要求也高,所以导致厨余垃圾处理成本很高。
所以目前的厨余垃圾处理方法存在回收处理效率非常低,高温焚烧处理能耗高且处理成本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厨余垃圾无害化处理方法及其装置。本发明具有相比回收处理效率更高,比高温焚烧处理能耗低、处理成本低的优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前述的一种厨余垃圾无害化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厨余垃圾进行脱水、破碎,得A1品;将白色垃圾进行破碎,得A2品;
b、将20~40份A1品与60~80份A2品混合,得B品;
c、将B品进行焚烧,完全焚烧后得木醋液和陶瓷灰。
前述的一种厨余垃圾无害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a为,将厨余垃圾进行超声波震荡后沉淀分层,上层为废液,下层为固体厨余垃圾;将废液排出后,将固体厨余垃圾送入垃圾破碎装置破碎为2~5cm的厨余碎渣,得A1品;将白色垃圾进行破碎,得A2品。
前述的一种厨余垃圾无害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厨余垃圾在进行超声波震荡沉淀时,对厨余垃圾进行负离子净化处理。
前述的一种厨余垃圾无害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c中,焚烧为低温焚烧即指低温磁化垃圾焚烧,低温磁化垃圾焚烧是利用低温磁化垃圾处理技术对垃圾进行焚烧的一种新式垃圾处理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火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火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856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