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乙烯醇/石墨烯包膜控释肥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86318.4 | 申请日: | 2019-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635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石帅旗;梁春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聚科石墨烯科技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4 | 分类号: | C05G3/04;C05G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36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质量份 聚乙烯醇 控释肥 石墨烯 包膜 硼酸 土壤生态环境 包膜控释肥 柔韧性 包膜材料 制备工艺 化肥 壳结构 可调控 控释 制备 破裂 复合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聚乙烯醇/石墨烯包膜控释肥,该控释肥由500‑7000质量份化肥、100‑200质量份聚乙烯醇、10‑40质量份石墨烯、1‑10质量份硼酸组成。该控释肥具有化肥粒‑石墨烯聚乙烯醇复合包膜的核‑壳结构,通过特定的的制备工艺制备。该控释肥具有包膜柔韧性好,不易破裂、包膜材料不破坏土壤生态环境、控释性能优异且可调控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林领域,具体是一种聚乙烯醇/石墨烯包膜控释肥。
背景技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得到长足发展,以占世界9%的耕地供养世界上25%的人口,其中化肥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关统计数据表明, 1978年-2011年,我国粮食产量从约3亿吨增长到5.7亿多吨,化肥用量从884万吨增长到6027万吨。粮食大幅增长的同时,化肥的大量使用也带来诸多环境问题。截止至2017年,我国农用化肥单位面积用量达434.3千克/公顷,为安全用量上限的1.93倍。化肥大量使用的原因之一是化肥的低利用率,造成了一系列如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种植成本增加、农产品质量下降、粮食安全问题等等。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缓释/控释肥的研制与应用为解决这个问题指明了新的方向。缓释/控释肥相比传统化肥,其养分释放速率大大降低,既能够满足植物生长的需求,同时又增加了营养元素的利用率,降低了营养元素向环境的排放,是21世纪肥料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当前缓释/控释肥的主要问题是在经济上相比传统化肥性价比太低,目前难以在农业上大规模推广。缓释/控释肥的发展处在我国处于千年一遇之变局的历史大背景下。我国目前坚定不移地推行产业升级,在多个领域正一步一步走向产业链上游。经济的整体发展一方面会导致环境污染的机会成本越来越高,对缓释/控释肥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另一方面随着整体生产力的提高,缓释/控释肥的相对成本即随之降低。因而可以预见缓释/控释肥在未来必将大规模发展。
包膜型缓释/控释肥属于缓释/控释肥中的一种,具有成本较为低廉、有效成分含量高等特点。目前包膜型缓释/控释肥面临两个主要问题,其一是肥料芯在吸收水分后会产生体积膨胀,导致包膜破裂失效;其二是许多包膜采用难降解的聚合物,如聚乙烯等材料喷淋成膜,包膜材料在土壤中不断累积,破坏土壤生态环境,降低土壤品质。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石墨烯缓释肥,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聚乙烯醇/石墨烯包膜控释肥,,由500-7000质量份化肥、100-200质量份聚乙烯醇、10-40质量份石墨烯、1-10质量份硼酸组成。
所述聚乙烯醇/石墨烯包膜控释肥具有化肥粒-石墨烯聚乙烯醇复合包膜的核-壳结构。
所述聚乙烯醇/石墨烯包膜控释肥,所含化肥为颗粒状的磷肥、氮肥、钾肥,以及其中两者或三者复合肥。
所述聚乙烯醇/石墨烯包膜控释肥由如下步骤制备:
(1)将100-200质量份聚乙烯醇粉末、10-40质量份氧化石墨烯与1-10质量份硼酸在85-90℃下溶解在1000-4000质量份水中,冷却至0-5℃;
(2)将一半质量的混合溶液喷洒在500-7000质量份化肥上直至完全包覆;
(3)包覆好的化肥在—10-—15℃下冷冻,在1-5℃下包膜融化,执行两次冻融,得到包膜固化的化肥;
(4)将另一半质量的混合溶液喷洒在包膜固化的化肥上直至完全包覆;
(5)二次包覆的化肥在—10-—15℃下冷冻,在1-5℃下包膜融化,执行两次冻融,得到二次包膜固化的化肥;
(6)将二次包膜固化的化肥晾干,得到聚乙烯醇/石墨烯包膜控释肥。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聚科石墨烯科技股份公司,未经安徽省聚科石墨烯科技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863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