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悬索桥吊杆张拉设备的施工平台及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86329.2 | 申请日: | 2019-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001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金强;孙玉喜;黄祝兵;孙纯;付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1D19/00;E01D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智则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3 | 代理人: | 陈刚 |
地址: | 24306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悬索桥 吊杆 设备 施工 平台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悬索桥吊杆张拉设备的施工平台及使用方法,属于桥梁吊杆张拉辅助设备领域。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轨道和两条轨道之间的施工平台,两条所述轨道上等间距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施工平台的底面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滑动连接在施工平台上;所述电动推杆的固定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活动板和固定板上均开设有安装槽;两个所述安装槽内均设有锁止结构;所述施工平台移动时其中一个锁止结构与限位槽匹配;所述施工平台上设有固定机构和张拉设备;所述张拉设备通过固定机构与施工平台可拆卸连接,大大简化操作步骤,实现高效稳定工作,具有优良地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桥梁吊杆张拉辅助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悬索桥吊杆张拉设备的施工平台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利用满堂支架支撑体系施工的悬索桥建造过程中,悬索系统吊杆安装完成后,需依据体系转换方案对全桥吊杆进行张拉,但此时未完成结构受力转换,满堂支架无法拆除,不仅导致油顶张拉设备在吊杆底部安装困难,而且人工作业也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现有的施工技术中大多采用卷扬机吊装油顶张拉设备,进行逐一吊杆的张拉,步骤复杂且操作存在安全问题,不利于广泛性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故此提出一种悬索桥吊杆张拉设备的施工平台的使用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
一种悬索桥吊杆张拉设备的施工平台,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轨道和两条轨道之间的施工平台,两条所述轨道上等间距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施工平台的底面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滑动连接在施工平台上;所述电动推杆的固定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活动板和固定板上均开设有安装槽;两个所述安装槽内均设有锁止结构;所述施工平台移动时其中一个锁止结构与限位槽匹配;所述施工平台上设有固定机构和张拉设备;所述张拉设备通过固定机构与施工平台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锁止结构均包括连接杆、锁止杆、限位块和第一弹簧;所述连接杆的一端滑动连接在安装槽内;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锁止杆的一端铰接连接;所述锁止杆通过旋转轴连接在安装槽内;所述安装槽内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锁止杆的背对连接杆的一侧;所述第一弹簧设置在安装槽内且与连接杆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结构和夹紧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安置板、夹爪和调节件;所述安置板固定连接在施工平台的中部;所述安置板通过中部设有隔板分为上区和下区;所述夹爪包括定位部和调节部;所述定位部设置在安置板上区的内侧;所述定位部与调节部的一端一体连接;所述调节部的另一端延伸至安置板上区的外侧;所述调节部上设有调节件;所述夹紧结构包括驱动部和夹紧部;所述驱动部包括液压缸和推块;所述液压缸固定安装在安置板下区的施工平台上;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与推块固定连接;所述推块滑动连接在施工平台上且推块上固定连接有凸件;所述夹紧部包括固定套、凸轮、活塞杆、第二弹簧、转动杆和夹持件;所述固定套固定连接在安置板的隔板上;所述凸轮通过旋转轴连接在固定套和施工平台之间;所述凸轮与凸件匹配;所述活塞杆通过第二弹簧连接在固定套内;所述活塞杆的一端设有与凸轮外周面贴合的滚轮;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延伸至安置板上区内;所述转动杆和夹持件均以活塞杆为轴对称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均通过旋转轴连接在安置板的隔板上,且该端与位于安置板上区的活塞杆匹配连接;两个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均设有滑槽;两个所述夹持件均通过旋转轴连接在安置板的隔板上;所述夹持件的一端滑动连接在滑槽内,另一端自由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件为两个螺母;两个所述螺母分别位于安置板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凸轮的外周面上开设有与凸件匹配的槽口。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件上固定连接有弧形卡爪。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杆远离滑槽的一端设有齿轮,位于安置板上区的所述活塞杆上设有齿轮啮合的齿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863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续性组合梁施工方法
- 下一篇:高墩墩柱与系梁同步施工方法及所用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