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可通过除菌级过滤的卵磷脂纳米乳的方法以及由此获得的纳米乳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86357.4 | 申请日: | 2019-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210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4 |
发明(设计)人: | 胡嘉奂;贺来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贝亲母婴用品(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8/06 | 分类号: | A61K8/06;A61K8/34;A61K8/92;A61K8/55;A61Q19/00;A61L2/02 |
代理公司: | 11256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孟凡宏;谢燕军 |
地址: | 2017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卵磷脂 纳米乳 除菌 过滤 过滤器 表面活性剂 平均粒径 辅助型 制备 嵌入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可通过除菌级过滤的卵磷脂纳米乳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向所述卵磷脂纳米乳嵌入辅助型表面活性剂的步骤。本发明还提供由所述方法获得的可通过除菌级过滤的卵磷脂纳米乳,其中所述卵磷脂纳米乳的平均粒径为100纳米左右,并可通过0.22微米的除菌级过滤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可通过除菌级过滤的卵磷脂纳米乳的方法以及由所述方法获得的可通过除菌级过滤的卵磷脂纳米乳。
背景技术
1844年法国人Gohley从蛋黄中发现卵磷脂,并以希腊文命名为Lecithos(卵磷脂)。卵磷脂属于一种混合物,是存在于动植物组织以及卵黄之中的一组黄褐色的油脂性物质,其构成成分包括磷酸、胆碱、脂肪酸、甘油、糖脂、甘油三酸酯以及磷脂。
卵磷脂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相容性极高。卵磷脂广义上是指各种有磷脂质产品,包括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乙醇胺(PE)、磷脂酸(PA)和磷脂酰肌醇(PI)等,狭义的卵磷脂即指磷脂酰胆碱。PC纯度越高,其异味越小,乳化性能越强。由于卵磷脂具有双疏水结构的尾巴,直接在水中分散可以形成囊泡,为有序的磷脂双分子层结构,因此符合表面活性剂中乳化剂的条件,可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乳化剂。
然而,卵磷脂的在化妆品中的应用难度较高。现有技术主要公开了使用卵磷脂来制备脂质体、微乳液和纳米乳,其中微乳液和纳米乳技术在化妆品中应用时都要加入防腐剂或防腐体系以满足现有化妆品的微生物法规要求。由于无防腐化妆品近年来需求和呼声越来越高,无防腐剂的微乳和纳米乳是一种趋势。
除菌过滤是一种既稳定又高效的除菌方法,可以避免高温灭菌对乳液稳定性产生的冲击。现有的用于化妆品的卵磷脂微乳液和纳米乳都没有报道过可通过0.22微米除菌级过滤。
因此,迫切需要开发制备可通过除菌级过滤的卵磷脂纳米乳的方法以及由所述方法获得的可通过除菌级过滤的卵磷脂纳米乳。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意外发现可通过混合胶束技术,向卵磷脂纳米乳嵌入一种锥形的辅助型表面活性剂,使卵磷脂纳米乳滴结构更为严密和完整,减少其附着在滤膜表面的几率,从而提高过滤效率。
本发明所述制备可通过除菌级过滤的卵磷脂纳米乳的方法可用于化妆品的工业生产。
因此,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制备可通过除菌级过滤的卵磷脂纳米乳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通过混合胶束技术,向所述卵磷脂纳米乳嵌入辅助型表面活性剂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所使用的术语“混合胶束技术”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一般含义,是指向卵磷脂纳米分子中嵌入辅助型表面活性剂以形成混合胶束。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辅助型表面活性剂为锥形。通常,卵磷脂形成乳滴时的结构是反锥型。发明人意外发现,根据空间堆积参数理论,分子结构为锥型的乳化剂可以很好的嵌入卵磷脂乳滴的表层,使乳滴结构更加致密。因此,本发明向所述卵磷脂纳米乳嵌入辅助型表面活性剂可以制得平均粒径为100纳米左右的卵磷脂纳米乳,并且所述卵磷脂纳米乳可轻松通过0.22微米的除菌级过滤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辅助型表面活性剂选自蔗糖月桂酸酯、十聚甘油月桂酸酯和PEG-40氢化蓖麻油中的一种或几种。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卵磷脂分散在油相中,然后加入水相均质分散完全,获得卵磷脂纳米乳;
2)向所述卵磷脂纳米乳嵌入辅助型表面活性剂,通过高压均质后即可获得可通过除菌级过滤的卵磷脂纳米乳。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根据所述方法获得的可通过除菌级过滤的卵磷脂纳米乳,其中所述卵磷脂纳米乳的平均粒径为100纳米左右,并可通过0.22微米的除菌级过滤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贝亲母婴用品(上海)有限公司,未经贝亲母婴用品(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863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