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铸机快换中间包防止坯壳收缩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86890.0 | 申请日: | 2019-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401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梁亚;李士波;胡华东;丁中;康华伟;王兴;王乐;亢业峰;尹翠兰;王鹏;侯晓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钢铁集团日照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18 | 分类号: | B22D11/18;B22D11/10;B22D11/111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74 | 代理人: | 杜忠福 |
地址: | 2768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铸机快换 中间 防止 收缩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铸机快换中间包防止坯壳收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前降低拉速、捞取结晶器内保护渣,以及加入连接件时拉速不停顿,本发明设计的更换中间包的方法,需要就中间包的最后一炉钢水过热度在25℃以上,当过热度低于20℃时,弥补了仅靠支撑件防止坯壳收缩的缺点,有效防止坯壳收缩,保证中间包更换的顺利开浇;在结晶器内俩窄面加入足够的保护渣,有效降低结晶器窄面二维传热的热量损失,保证窄面和宽面热量的一致,为防止坯壳收缩提供了热力学条件;本发明控制防止快换中间包坯壳的收缩,无需考虑不同的过热度、更有简易可操作性,尤其是需要手动调整水流量阀的结晶器上更有简便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铸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铸机快换中间包防止坯壳收缩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连铸机快换中间包是炼钢厂提高生产作业率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快换中间包过程中,在新的中间包移到浇注位过程中,结晶器内坯壳随着时间推移,坯壳有不同程度的收缩,新的中间包在浇注位下降过程中极容易出现新的浸入式水口无法插入到坯壳里,造成开浇失败,出现生产事故影响生产节奏。连铸机在快换中间包的时候,由于结晶器内暂时没有钢水注入,从旧中间包移出浇注位到新中间包开到浇注位最快需要3min,在这段时间结晶器内中断的坯壳容易收缩严重,造成新中间包的浸入式水口无法插入中断的坯壳内,无法开浇造成快换中间包失败。
保证坯壳不收缩或者收缩不明显,才能保证新的浸入式水口顺利插入到坯壳中,如何控制防止坯壳收缩,则是快换中间包成败的关键。为了保证中间包快换的成功,需要防止坯壳的收缩,目前的防止坯壳收缩技术,都是通过控制低拉速时间、降低结晶器水流量、只加入支撑件等手段,存在操作复杂或过热度偏低时依然无法有效防止坯壳收缩的情况。现有的快换中间包过程中,由于旧中间包的开出到新中间包的开到浇注位需要一定的时间,遇到异常情况需要更长的时间,或者旧中间包最后1炉钢水过热度偏低时,结晶器内的坯壳会出现收缩的情况,新中间包开浇时,浸入式水口难以插入到坯壳内进行开浇,造成快换中间包失败。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铸机快换中间包防止坯壳收缩的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连铸机快换中间包防止坯壳收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中间包接收钢水包的大包内钢水浇注完毕后,旧中间包满包时即开始提前降低拉速,逐渐增加结晶器内坯壳的厚度,提高坯壳抗收缩能力,按照每30秒降低0.05m/min的幅度一直降速到0.8m/min;
提前清理结晶器内四周的保护渣渣条,并对结晶器内保护渣进行捞渣操作,不要捞干净,并补充加入新的保护渣,待旧中间包内剩余1/2钢水时不再捞渣;
拉速待旧中间包内钢水剩余1/3时逐渐降低到0.4m/min,改为手动控制结晶器液面,并提高结晶器液面30mm-50mm,待旧中间包内钢水剩余1/4时,打入盲板,旧中间包升起,待浸入式水口刚离开结晶器液面,立即在结晶器内中间位置放入连接件,确保连接件的支撑梁撑住坯壳,拉速持续降低到0.1m/min爬行状态,旧中间包开始移出浇注位,停止拉矫,拉速降为0;
同时结晶器内俩窄边加入保护渣进行覆盖,覆盖到一直看不到亮面为止进行保温,新中间包开到浇注位,新中间包钢水达到容量1/3时,打开塞棒,浸入式水口插入到结晶器液面以下,并没过侧孔开浇,中间包快换完成。
具体的是,所述连接件通过设有的支撑架安装到结晶器中间位置,支撑架上端设有支撑坯壳的中间梁。
具体的是,所述提前降低拉速是指拉速从正常拉速开始降低到0.8m/min。
具体的是,提前结晶器内捞渣是指拉速降低到0.8m/min之前就开始捞渣。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钢铁集团日照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钢铁集团日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868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