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深海浮标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87049.3 | 申请日: | 2019-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416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马昕;陈朝晖;王伟成;石发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B22/00 | 分类号: | B63B22/00;B63B22/16 |
代理公司: | 11350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浮标 配重区域 浮力舱 蓄电池 舱室 电气设备 检查设备 圆形平台 锚固架 塔顶部 栏杆 水下监测设备 可转动连接 底部连接 顶部设置 浮力材料 锚固耳板 内部填充 设备安装 浮标灯 可安装 重量轻 吊耳 扶正 攀爬 配重 深海 塔型 稳性 转动 楼梯 四面 海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海浮标,浮标塔为四面塔型,其中1面为楼梯式结构,方便工作人员攀爬浮标塔顶部安装或检查设备,浮标塔底部为方形,顶部为圆形,顶部设置圆形平台并在平台上设置栏杆,海洋检查设备、浮标灯等设备安装在平台及栏杆上,浮标塔顶部圆形平台安装有吊耳,浮标塔底部连接浮力舱,浮力舱内部填充浮力材料,浮力舱中部设有电气设备舱室,电气设备舱室连接配重区域,配重区域内安装蓄电池,配重区域内可安装水下监测设备,浮力舱底部通过锚固耳板可转动连接U型锚固架,锚固架转动时不与配重区域碰撞。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重量轻,使用蓄电池作为配重,稳性好,本浮标在任何倾斜角度下均能自扶正。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洋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深海浮标。
背景技术
浮标是浮於水面。用来指示航道的浮标固定装置,浮标有不同的类型和规格。海上浮标标身的基本形状有罐形、锥形、球形、柱形、杆形等。在港湾进口处和近岸开阔海面上使用大型灯浮标,直径10~15米,灯具高出水面约12米,浮标上除安装强光源的灯具外,还有雷达应答标、无线电指向标、雾警信号和海洋调查仪器等设备。现有的浮标结构复杂,稳定性不好,不适宜布放至深海区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深海浮标,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重量轻,主体材料使用铝合金,使用蓄电池作为配重,不单独使用配重材料;稳性好,本浮标在任何倾斜角度下均能自扶正;使用U型硬性锚固结构,防止与设备碰撞,保护浮标体底部安装设备;适合深海短期布放,可布放到水深3000米海域,具备抗台风能力。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浮标塔,浮标塔为四面塔型,其中1面为楼梯式结构,方便工作人员攀爬浮标塔顶部安装或检查设备,浮标塔底部为方形,顶部为圆形,顶部设置圆形平台并在平台上设置栏杆,海洋检查设备、浮标灯等设备安装在平台及栏杆上,浮标塔顶部圆形平台安装有吊耳,便于浮标吊装作业,浮标塔底部连接浮力舱,浮力舱内部填充浮力材料,浮力舱中部设有电气设备舱室,电气设备舱室连接配重区域,配重区域内安装蓄电池,同时蓄电池也能够作为配重使用,使浮标体具备倾斜任何角度均具备自扶正能力,配重区域内可安装水下监测设备,浮力舱底部通过锚固耳板可转动连接U型锚固架,锚固架转动时不与配重区域碰撞,从而更好的保护浮标本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深海浮标结构示意图。
图中,1.浮标塔,2.浮力舱,3.电气设备舱室,4.配重区域,5.锚固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深海浮标如图1所示,包括浮标塔1,浮标塔1为四面塔型,其中1面为楼梯式结构,方便工作人员攀爬浮标塔1顶部安装或检查设备。浮标塔1底部为方形,顶部为圆形,顶部设置圆形平台并在平台上设置栏杆,海洋检查设备、浮标灯等设备安装在平台及栏杆上。浮标塔1顶部圆形平台安装有吊耳,便于浮标吊装作业。浮标塔1底部连接浮力舱2,浮力舱2内部填充浮力材料,浮力舱2中部设有电气设备舱室3,电气设备舱室3连接配重区域4,配重区域4内安装蓄电池,同时蓄电池也能够作为配重使用,使浮标体具备倾斜任何角度均具备自扶正能力,配重区域4内可安装水下监测设备。浮力舱2底部通过锚固耳板可转动连接U型锚固架5,锚固架5作为浮标体与锚固重物连接结构,需要能够灵活运动,同时能够防止断裂,锚固架5转动时不与配重区域4碰撞,从而更好的保护浮标本体。
本发明的深海浮标可在深海区域恶劣海洋环境中搭载各种海洋监测设备,用于深海环境内各种数据监测及收集。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方式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未经中国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870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