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黄铜带制备高导电多孔铜箔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87248.4 | 申请日: | 2019-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562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刘景军;李团锋;娄益玮;王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F1/08 | 分类号: | C22F1/08;C22F1/02;C25F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月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94 | 代理人: | 王振华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黄铜 制备 导电 多孔 铜箔 方法 | ||
1.一种基于黄铜带制备高导电多孔铜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用清洁剂对黄铜带表面进行清洁处理;
(2)用还原剂对步骤(1)得到的样品做化学改性;
(3)对步骤(2)得到的样品进行退火热处理,然后冷却,以完全或部分去除黄铜中的锌;
(4)对得到的样品的表面进行机械处理;
所述黄铜带为铜锌合金,锌的含量大于等于5%,黄铜带的厚度为0.01毫米~1000 毫米;
步骤(2)中,所述的还原剂为硼氢化钠溶液,其浓度在0.001~1 mol/L之间;所述的化学改性的处理时间为10~60 min,化学改性处理后,用氮气流吹干黄铜表面;
步骤(3)中,所述的退火热处理分为两个阶段:1)升温速率为2~20 ℃/min,热处理温度为300~600 ℃,热处理时间为5~120 min;2)升温速率为2~20 ℃/min,热处理温度为600~1200 ℃,热处理时间为5~120 min;热处理过程所用保护气为高纯氩气或氮气;冷却方式为随炉冷却或空气冷却;
相较于原始黄铜带,多孔铜箔电导率提高了60%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清洁剂为乙醇、丙酮、盐酸或硫酸中的一种或几种,盐酸或硫酸的浓度为0.1~2 mol/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机械处理为样品表面机械抛光或压延。
4.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处理后得到的高导电多孔铜箔。
5.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导电多孔铜箔在印刷电路板线路、超级电容器和锂离子电池集流体、电线电缆屏蔽层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大学,未经北京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8724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