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容器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87294.4 | 申请日: | 2019-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545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发明(设计)人: | 朴龙;洪奇杓;朴正泰;李钟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G4/30 | 分类号: | H01G4/30;H01G4/232;H01G4/224;H01G4/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包国菊;宋天丹 |
地址: | 韩国京畿***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容器 组件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容器组件。所述电容器组件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具有堆叠部,在所述堆叠部中,第一内电极和第二内电极在第一方向上彼此交替地堆叠,且介电层介于所述第一内电极和所述第二内电极之间,并且所述主体具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设置在所述堆叠部的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上的相对表面上。第一外电极和第二外电极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上。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均包括设置在所述堆叠部上的金属层和设置在所述金属层上的陶瓷层。所述主体的拐角在所述主体的沿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截面中具有圆形形状。
本申请要求于2018年12月21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第10-2018-0167659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的权益,该韩国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通过引用被全部包含于此。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容器组件。
背景技术
在电容器组件中,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具有诸如小尺寸、高电容、易于安装特征等优点。
随着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的小型化和高电容的趋势,增加多层陶瓷电容器的有效容积率(对电容有贡献的体积与总体积的比率)变得越来越重要。
传统上,当形成外电极时,已主要使用将主体的其上形成内电极的表面浸渍在包含导电金属的膏中的方法。
然而,通过浸渍法形成的外电极的厚度可能不均匀,并且外电极可能在主体的拐角处形成得过薄,同时外电极可能在其它部分中形成得过厚。结果是,存在可能难以确保高的有效容积率的问题。此外,当在外电极上形成镀层以增加连接性并且增强多层陶瓷电容器的安装性能时,由于镀液可能渗透到主体的内部中,因此多层陶瓷电容器的可靠性可能会降低。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一方面可提供一种电容器组件,其具有提高的防潮可靠性和提高的单位体积电容。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一种电容器组件可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堆叠部,在所述堆叠部中,第一内电极和第二内电极在第一方向上彼此交替地堆叠,且介电层介于所述第一内电极和所述第二内电极之间,并且所述主体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设置在所述堆叠部的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上的相对表面上。第一外电极和第二外电极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上。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均包括设置在所述堆叠部上的金属层和设置在所述金属层上的陶瓷层。所述主体的拐角在所述主体的沿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截面中具有圆形形状。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一种电容器组件可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堆叠部,在所述堆叠部中,第一内电极和第二内电极在第一方向上彼此交替地堆叠,且介电层介于所述第一内电极和所述第二内电极之间,并且所述主体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设置在所述堆叠部的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上的相对表面上,并且所述主体包括第一边缘部和第二边缘部,所述第一边缘部和所述第二边缘部分别设置在所述堆叠部的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的第三方向上的相对表面上。第一外电极和第二外电极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上。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均包括设置在所述堆叠部上的金属层和设置在所述金属层上的陶瓷层。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方面,一种电容器组件包括:堆叠部,所述堆叠部包括在第一方向上交替地堆叠的第一内电极和第二内电极,且介电层介于所述第一内电极和所述第二内电极之间。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均包括设置在所述堆叠部上的金属层和设置在所述金属层上的陶瓷层,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设置在所述堆叠部的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彼此相对的第一相对表面和第二相对表面上,并且分别连接到所述第一内电极和所述第二内电极。第一外电极和第二外电极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上。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沿着所述第一相对表面和所述第二相对表面的边缘的拐角以及所述堆叠部的沿着所述第一相对表面和所述第二相对表面的边缘的拐角具有圆形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872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训练操作的半导体系统
- 下一篇:三维半导体存储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