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插接牢固的充电桩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87474.2 | 申请日: | 2019-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074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发明(设计)人: | 汪东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思达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39 | 分类号: | H01R13/639;B60L53/16;A62C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插接 牢固 充电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插接牢固的充电桩,包括主体、导线和充电棒,所述充电棒的形状为圆柱形,所述充电棒的一端通过导线与主体连接,所述充电棒上设有辅助机构和至少两个消防机构,所述消防机构以充电棒的轴线为中心周向均匀分布,所述辅助机构包括吸盘、连接环、转动管、固定管和至少两个辅助组件,所述辅助组件包括固定块、滚珠、连接管和活塞,所述消防机构包括消防管、密封板、导热杆、辅助管、通孔和两个锁紧组件,所述消防管与转动管平行,所述通孔设置吸盘上,所述消防管穿过通孔,所述消防管与通孔的内壁密封且固定连接,该插接牢固的充电桩通过辅助机构提高了充电棒插接的牢固度,不仅如此,还通过消防机构实现了灭火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电桩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插接牢固的充电桩。
背景技术
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一般提供常规充电和快速充电两种充电方式,人们可以使用特定的充电卡在充电桩提供的人机交互操作界面上刷卡使用,进行相应的充电方式、充电时间、费用数据打印等操作,充电桩显示屏能显示充电量、费用、充电时间等数据。
现有的充电桩在使用期间,充电棒经常会受到外力作用而脱落,降低了充电棒插接的牢固度,不仅如此,由于线路老化或操作不当等原因,充电期间也会出现着火而引发火灾的情况,降低了充电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插接牢固的充电桩。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插接牢固的充电桩,包括主体、导线和充电棒,所述充电棒的形状为圆柱形,所述充电棒的一端通过导线与主体连接,所述充电棒上设有辅助机构和至少两个消防机构,所述消防机构以充电棒的轴线为中心周向均匀分布;
所述辅助机构包括吸盘、连接环、转动管、固定管和至少两个辅助组件,所述吸盘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充电棒穿过安装孔,所述充电棒与安装孔的内壁密封且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环、转动管和固定管均与充电棒同轴设置,所述连接环设置在导线和吸盘之间,所述转动管固定在连接环的靠近导线的一侧,所述转动管的远离连接环的一端插入固定管内,所述转动管的外周设有外螺纹,所述固定管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外螺纹与内螺纹匹配,所述转动管与固定管螺纹连接,所述转动管的外径和连接环的内径均大于充电棒的直径,所述充电棒依次穿过连接环、转动管和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靠近导线的一端与充电棒固定连接,所述辅助组件设置在连接环和吸盘之间,所述辅助组件与消防机构一一对应;
所述辅助组件包括固定块、滚珠、连接管和活塞,所述连接管与转动管平行,所述连接管的一端设置在吸盘上且与吸盘连通,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与连接环之间设有间隙,所述连接管通过固定块固定在充电棒上,所述活塞与连接管匹配,所述活塞设置在连接管内,所述滚珠固定在活塞的靠近导线的一端,所述连接环的靠近吸盘的一侧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与连接环同轴设置,所述滚珠的球心设置在环形槽内,所述滚珠与环形槽匹配且滑动连接,所述滚珠的球径大于环形槽的槽口宽度;
所述消防机构包括消防管、密封板、导热杆、辅助管、通孔和两个锁紧组件,所述消防管与转动管平行,所述通孔设置吸盘上,所述消防管穿过通孔,所述消防管与通孔的内壁密封且固定连接,所述密封板设置在吸盘内,所述密封板与消防管垂直,所述密封板与消防管的一端抵靠且密封连接,所述消防管的另一端与固定块的密封且固定连接,所述消防管内设有压缩二氧化碳气体,所述辅助管和锁紧组件均设置在消防管内,所述辅助管的轴线与消防管的轴线垂直且相交,所述辅助管固定在密封板上,所述密封板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辅助管的中端设置第二安装孔,所述导热杆与消防管平行,所述导热杆依次穿过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导热杆与第一安装孔的内壁滑动且密封连接,所述导热杆与第二安装孔的内壁密封且固定连接,两个锁紧组件分别设置在辅助管的两端且与密封板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思达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思达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874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