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于定位的精密成型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87807.1 | 申请日: | 2019-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878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刘华;刘桂艳;刘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钧固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3/36 | 分类号: | B29C43/36;B29C33/30 |
代理公司: | 32312 苏州周智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周雅卿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模座 导向柱 下模板 下模座 上端 精密成型模具 缓冲机构 上端固定 下模体 底端 下端 合模过程 模具开模 模具领域 导向板 导向槽 缓冲板 上模板 压制板 合模 开模 模座 模具 配合 贯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定位的精密成型模具,属于模具领域,一种便于定位的精密成型模具,包括下模座和上模座,上模座的上端四角均套设有导向柱,下模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下模板,下模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下模体,下模体的内部开设有型腔,上模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上模板,下模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型腔位置对应的压制板,多个导向柱的下端贯穿上模座并固定连接在下模座的上端,下模座的上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下缓冲板,上模座的下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缓冲机构,通过缓冲机构与导向柱的配合以及导向板与导向槽的配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该模具在合模、开模过程中的精准性,有效提高模具开模、合模过程中定位的精密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便于定位的精密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成型模具,也称型模,是依据实物的形状和结构按比例制成的模具,用压制或浇灌的方法使材料成为一定形状的工具。其中压制成型模具也称为简称压模。将塑料原料直接加入敞开的模具型腔中,再将模具闭合,塑料在热与压力的作用下成为流动状态并充满型腔,其所用的模具叫作压制成型模具。
现有的压制成型模具通过上下模座的合模来实现对型腔内的塑料原料进行压制密封以实现后续的塑料成型,而现有的压制成型模具仅仅是在该模具上设置用于合模、开模的导向柱,以实现合模、压膜的精确性,而仅仅依靠导向柱来实现模具上下合模、开模,且定位的精确性还有待提高,此外,合模过程中若压制冲力过大而对型腔或者模具其它结构也会造成一定的损坏。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定位的精密成型模具来有效提高现有模具定位的精密性以及其压制效果。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定位的精密成型模具,通过缓冲机构与导向柱的配合以及导向板与导向槽的配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该模具在合模、开模过程中的精准性,有效提高模具开模、合模过程中定位的精密性。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定位的精密成型模具,包括下模座和上模座,所述上模座的上端四角均套设有导向柱,所述下模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下模板,所述下模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下模体,所述下模体的内部开设有型腔,所述上模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上模板,所述下模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型腔位置对应的压制板,多个所述导向柱的下端贯穿上模座并固定连接在下模座的上端,所述下模座的上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下缓冲板,所述上模座的下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缓冲机构,所述导向柱的下端依次贯穿缓冲机构、下缓冲板并固定连接在下模座上,所述下模板的上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向机构,且导向机构的顶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上模板的下端,通过缓冲机构与导向柱的配合以及导向板与导向槽的配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该模具在合模、开模过程中的精准性,有效提高其定位精密性。
进一步的,所述上模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套设在压制板外侧的中空嵌设板,所述下模板的上端四周侧壁上开设有与中空防嵌设板位置相对应的嵌设腔,所述中空嵌设板与嵌设腔相互配合嵌设,通过中空衔接板与上模板上的衔接腔的相互配合衔接,有利于提高合模后压制板对型腔的密封度。
进一步的,所述嵌设腔的上端四周侧壁上包覆有防磨密封垫,且防磨密封垫与中空防嵌设板的内壁密封衔接,防磨密封垫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压制板与型腔对接时的有效密封性。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设置在上模座下方的上缓冲板,所述上缓冲板滑动套设在两个导向柱上,所述上缓冲板的上端通过衔接板与上模座的底端固定连接,当上模座下压后,上模座带动上缓冲板向下运动,上缓冲板与下缓冲板相抵,有效提高了合模时的缓冲性,对上模座以及下模座均起到缓冲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柱的侧壁上套设有缓冲弹簧,且缓冲弹簧位于上缓冲板与下缓冲板之间,且上缓冲板与下缓冲板均为轻质PVC板,缓冲弹簧的设置进一步有效提高了合模以及开模过程中的缓冲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钧固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钧固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878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