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于脱模的成型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88152.X | 申请日: | 2019-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879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刘华;刘桂艳;刘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钧固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7 | 分类号: | B29C45/17;B29C45/47 |
代理公司: | 32312 苏州周智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周雅卿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塑 上模 脱模 下模 成型模具 共振板 共振模 共振器 引导杆 杆筒 转轴 输出端连接 交替使用 快速脱模 冷却脱模 模具领域 末端连接 生产效率 注塑模腔 转动连接 成形 套接 模具 损伤 侧面 外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脱模的成型模具,属于工业模具领域,一种便于脱模的成型模具,包括注塑器,注塑器的输出端连接有注塑管道,注塑管道的末端连接有上模,上模内安装有注塑模腔,上模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引导杆,引导杆的外部套接有杆筒,两个杆筒相互靠近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转轴,在两个转轴之间转动连接有下模,下模的侧面上固定安装有共振器,共振器上连接有共振板,共振板位于下模的中间位置,可以实现对模具内成形的产品进行快速脱模,且在脱模的过程中不易损伤产品,提高了产品的品质,且两个共振模腔交替使用,能够及时冷却脱模后的共振模腔,提高连续注塑的流畅程度,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模具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便于脱模的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模具是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拉伸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按所成型的材料的不同,模具可分为金属模具和非金属模具。金属模具又分为:铸造模具(有色金属压铸,钢铁铸造)和锻造模具等。
模具按加工金属的加工工艺分类,常用的有:冲压模,包括冲裁模、弯曲模、拉深模、翻边模、缩口模、起伏模、胀形模、整形模等;锻模,包括模锻用锻模、镦锻模等;以及挤压模和压铸模。
模具在产品成形后,需要对产品进行脱膜处理,将成形的产品取出模具。常用的脱模手段为脱模杆顶出脱模,在脱模时,脱模杆一次性将产品顶出完成脱模,若成形产品与模具型芯的贴合面积、高度起伏均较大,则脱模时容易产品的壁面刮花。为了脱模更加顺利,常在模具型腔内预涂脱模剂,但脱模剂等需要每次都要预涂,且易于污染产品及环境。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脱模的成型模具,它可以实现对模具内成形的产品进行快速脱模,且在脱模的过程中不易损伤产品,提高了产品的品质,且两个共振模腔交替使用,能够及时冷却脱模后的共振模腔,提高连续注塑的流畅程度,提高生产效率。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脱模的成型模具,包括注塑器,所述注塑器的输出端连接有注塑管道,所述注塑管道的末端连接有上模,所述上模内安装有注塑模腔,所述上模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引导杆,所述引导杆的外部套接有杆筒,两个所述杆筒相互靠近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转轴,在两个转轴之间转动连接有下模,所述下模的侧面上固定安装有共振器,所述共振器上连接有共振板,所述共振板位于下模的中间位置,所述下模内共振板的两侧连接有共振模腔,所述共振模腔与上模的注塑模腔吻合,所述下模的下方放置有收料箱,所述下模与杆筒连接的某一转轴处连接有把手,在连接把手处的杆筒上开凿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安装有轴承,所述把手固定安装在轴承的内圈中,可以实现对模具内成形的产品进行快速脱模,且在脱模的过程中不易损伤产品,提高了产品的品质,且两个共振模腔交替使用,能够及时冷却脱模后的共振模腔,提高连续注塑的流畅程度,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注塑器为螺旋注塑器,所述注塑器的外壁上包覆有保温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注塑管道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安装在上模上,且注塑管道与注塑模腔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杆筒的开口端安装有限位环,所述引导杆的末端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限位环和杆筒底壁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共振器内安装有时间继电器,该时间继电器接电后,定时启动共振器。
进一步的,所述共振模腔的大小形状均相同,且与注塑模腔相吻合。
进一步的,所述把手与杆筒的中轴线相交,且把手偏离引导杆的移动路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钧固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钧固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881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跑步机用塑料边材的加工方法
- 下一篇:矫治器的制作方法及矫治器制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