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电力控制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88196.2 | 申请日: | 2019-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718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韩思思;刘佳;袁家录;杨婧;林美花;胡淑清;王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枣庄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24 | 分类号: | H02J3/24 |
代理公司: | 37221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琳 |
地址: | 277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模块 故障恢复模块 线路终端 故障诊断模块 震荡 负反馈 连接故障诊断模块 出力 电力控制系统 电力系统 动态稳定 发生故障 防止系统 故障恢复 监控模块 控制指令 实时诊断 跳闸事件 显示模块 抗干扰 正反馈 震源 解列 变压器 发送 机组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电力控制系统及方法,包括控制模块、显示模块、监控模块、故障诊断模块和故障恢复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故障诊断模块负反馈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故障恢复模块正反馈连接;所述线路终端与多个变压器和机组连接故障诊断模块实时诊断各线路终端是否发生故障,并负反馈给控制模块,判断整个系统是否处于动态稳定状态;当系统因干扰而发生震荡时,控制模块向故障恢复模块发送故障恢复控制指令,所述故障恢复模块通过采用送端减出力、提电压、解列震源或受端加出力减少因干扰所引发的震荡;本公开能够有效的防止线路终端因干扰震荡发生无故障跳闸事件,增强了电力系统的抗干扰稳定性,防止系统被破坏。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力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电力控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技术,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电能的传输和变电、配电、用电一起,构成电力系统的整体功能。通过输电把相距甚远的发电厂和负荷中心联系起来,使电能的开发和利用超越地域的限制。和其他能源的传输相比,输电的损耗小、效益高、灵活方便、易于调控、环境污染少;输电还可以将不同地点的发电厂连接起来,实行峰谷调节。输电是电能利用优越性的重要体现,在现代化社会中,它是重要的能源动脉。
本公开发明人发现,传统的电力控制缺少良好的稳定性,抗干扰能力较弱,电力系统在受到外界扰动后,容易失去平衡,造成用户电网的断电,严重时可能造成电力系统稳定性的破坏,甚至瓦解;传统的电力控制系统缺少实时的监控系统,无法得到实时反馈。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电力控制系统及方法,能够有效的防止线路终端因干扰震荡发生无故障跳闸事件,增强了电力系统的抗干扰稳定性,防止系统被破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电力控制系统。
一种多功能电力控制系统,包括控制模块、显示模块、监控模块、故障诊断模块和故障恢复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故障诊断模块负反馈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故障恢复模块正反馈连接,所述控制模块还与通信模块和显示模块连接,所述监控模块连接在通信模块与故障诊断模块之间;所述通信模块通过继电保护器与各个线路终端连接,所述线路终端与多个变压器和机组连接;
所述通信模块将各线路终端的变压器和机组的实时状态信息发送至监控模块,所述监控模块周期性的对各变压器和机组的状态信息进行更新,并发送至故障诊断模块;
故障诊断模块实时诊断各线路终端是否发生故障,并负反馈给控制模块,判断整个系统是否处于动态稳定状态;当系统因干扰而发生震荡时,控制模块向故障恢复模块发送故障恢复控制指令,所述故障恢复模块通过采用送端减出力、提电压、解列震源或受端加出力减少因干扰所引发的震荡。
作为可能的一些实现方式,所述通信模块具有至少100Mbps高速数字通信功能,用于实现了电力控制系统与线路终端的远距离通信,使电力控制系统与线路终端周期性的交换命令。
作为可能的一些实现方式,所述显示模块,用于显示各种传输过来的命令数据,显示并记录电力控制系统的实时监控信息。
本公开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电力控制方法。
一种多功能电力控制方法,利用本公开所述的多功能电力控制系统,所述故障诊断模块根据粗糙集理论和遗传算法建立故障诊断模型,以获取的各变压器和机组的实时状态信息为输入变量,获得故障发生区域。
作为可能的一些实现方式,所述故障诊断模型具体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枣庄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枣庄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881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