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温气体加热修复土壤的异位修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88468.9 | 申请日: | 2019-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760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蒋俊连 | 申请(专利权)人: | 薛垚楠 |
主分类号: | B09C1/06 | 分类号: | B09C1/06 |
代理公司: | 重庆百润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9 | 代理人: | 姚琼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气体 加热 修复 土壤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气体加热修复土壤的异位修复装置,包括箱体以及设置在箱体上端的加料嘴和设置在箱体下端的出料嘴,所述箱体内设置有一沿水平方向设置的隔热板,所述隔热板将箱体分隔成位于上半部的加热腔和位于下半部的冷却腔,所述隔热板内嵌设有沿水平方向设置的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一端贯穿箱体的内壁并安装有空压机。本发明通过涡流管对加压后的气体进行分流,使在一个设备内同时完成土壤的高温修复以及冷却,简化了流程;通过气流驱动叶轮转动,进而使得转轴带动绞龙叶片转动,通过绞龙叶片对土壤进行推进,形成持续性的热脱附过程,只需持续的添加土壤即可,不需要提供额外的驱动力,更加节能高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温气体加热修复土壤的异位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热脱附技术是通过直接或间接加热使挥发性物质从不挥发性物质中脱附的技术,它是修复污染土壤的有效技术之一;与焚烧不同,热脱附技术并不是使有机污染组分分解,而是通过直接或间接加热将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组分加热至挥发,从而使有机污染组分与土壤分离,达到修复土壤的目的;
现有的热脱附设备庞大,成本高,在对土壤进行加热后需要对土壤进行冷却降温,降温完成后还需要喷洒微生物液修复热脱附的土壤,设备整体占地面积以及能耗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高温气体加热修复土壤的异位修复装置,其通过涡流管对加压后的气体进行分流,使在一个设备内同时完成土壤的高温修复以及冷却,简化了流程;通过气流驱动叶轮转动,进而使得转轴带动绞龙叶片转动,通过绞龙叶片对土壤进行推进,形成持续性的热脱附过程,只需持续的添加土壤即可,不需要提供额外的驱动力,更加节能高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温气体加热修复土壤的异位修复装置,包括箱体以及设置在箱体上端的加料嘴和设置在箱体下端的出料嘴,所述箱体内设置有一沿水平方向设置的隔热板,所述隔热板将箱体分隔成位于上半部的加热腔和位于下半部的冷却腔,所述隔热板内嵌设有沿水平方向设置的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一端贯穿箱体的内壁并安装有空压机,所述隔热板上安装有涡流管,且所述涡流管的输入端与导气管的输出端连通,所述涡流管的热气输出端贯穿隔热板并延伸至加热腔内,所述涡流管的冷气输出端贯穿隔热板并延伸至冷却腔内,所述箱体位于加热腔与冷却腔的内壁分别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安装有叶轮和绞龙叶片。
优选地,所述隔热板靠近空压机的一侧开设有连通加热腔与冷却腔的开口。
优选地,位于所述冷却腔内的转轴沿其径向开设有输水腔,所述转轴的表面均布有与输水腔连通的排水微孔,所述箱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储液箱,所述储液箱的侧壁安装有用于将储液箱内的菌液泵入到输水腔内的泵液装置。
优选地,所述泵液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储液箱侧壁上的滑塞筒,所述滑塞筒的下端部与储液箱连通,且连通处安装有仅允许菌液从储液箱进入到滑塞筒内的第一单向阀,所述滑塞筒内密封滑动连接有滑塞,所述滑塞上安装有仅允许菌液从下往上流动的第二单向阀,位于所述冷却腔内转轴的端部安装有旋转接头和用于驱动滑塞上下往复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滑塞筒的上端侧壁通过导液管与旋转接头连接。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在转轴上的凸轮,所述滑塞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滑塞杆,所述滑塞杆的上端依次贯穿滑塞筒和箱体的下端并与凸轮相抵,所述滑塞杆位于滑塞筒与箱体之间的部分套设有弹簧。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涡流管对加压后的气体进行分流,使在一个设备内同时完成土壤的高温修复以及冷却,简化了流程;
2、通过气流驱动叶轮转动,进而使得转轴带动绞龙叶片转动,通过绞龙叶片对土壤进行推进,形成持续性的热脱附过程,只需持续的添加土壤即可,不需要提供额外的驱动力,更加节能高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薛垚楠,未经薛垚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884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