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香樟叶片的端粒长度测定树龄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88503.7 | 申请日: | 2019-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561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刘立盘;钟永达;杨爱红;周华;陈彩慧;余发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科学院生物资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Q1/6895 | 分类号: | C12Q1/6895;C12Q1/6813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知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87 | 代理人: | 柴春玲;杨巍 |
地址: | 330096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香樟 叶片 端粒 长度 测定 树龄 方法 | ||
本发明通过提取香樟叶片的基因组DNA,用Taq I(5'‑TCGA‑3')限制性内切酶进行酶切,以5'‑TTTAGGG‑3'寡核苷酸作为单链DNA探针,进行核酸杂交,测定杂交产物的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TRF),表示叶片的端粒长度,建立预测香樟树龄的相关性曲线模型,进而对香樟的树龄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利用本发明的相关性曲线模型预测的香樟树龄与实际树龄比较一致,说明该曲线模型准确性较高,可以有效且准确地测定香樟树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香樟叶片的端粒长度测定树龄的方法。
背景技术
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L.)Presl)为樟科、樟属的常绿大乔木,是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重要的珍贵乡土树种。江西是香樟重要分布区,古香樟(古樟)遍布全省各地,甚至千年以上的古樟成为多地的重要景观,更是研究香樟乃至当地自然地理变迁的宝贵种质资源。香樟树龄的准确测定是保护和保存樟树重要遗传资源的基础。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通过分子手段来检测植物的年限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端粒(telomere)是位于真核细胞线性染色体DNA末端,由DNA重复序列与蛋白质组成的特异复合体结构。端粒序列第一次是在拟南芥中克隆成功的。研究发现,端粒长度的变化可以表征植物年龄。一般认为,随着植物生理年龄的增加,端粒长度逐步缩短,直至缩短到极限,细胞分裂停止,进入衰老状态。端粒长度可以反映细胞的生理年龄和细胞复制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植物无性繁殖能力。端粒长度在不同树种、树龄、组织、生理年龄、同一植物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不同环境下的相同部位都会存在差异。
由于香樟树龄极长,还不知道樟树的树龄到底能达到多少年,这种情况下端粒长度能否表征香樟树龄,如果表征香樟树龄,能否用端粒长度推断香樟的寿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准确地测定香樟树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叶片端粒长度(TRF值)测定香樟树龄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定香樟树龄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提取香樟叶片的基因组DNA;
(2)用Taq I限制性内切酶对提取的所述基因组DNA进行酶切,得到酶切产物;
(3)以5'-TTTAGGG-3'所示的寡核苷酸作为单链DNA探针,对所述酶切产物进行核酸杂交,得到杂交产物;
(4)对所述杂交产物的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TRF)进行测定,表示所述香樟叶片的端粒长度;
(5)通过式I所示的香樟树龄与端粒长度的相关性曲线模型来计算香樟树龄,以所述端粒长度作为y值,通过式Ⅰ来计算x值,即为所述香樟的树龄:
y=6E-05x2-0.065x+27.78 式Ⅰ,
其中,式Ⅰ中的x代表香樟的树龄,y代表端粒长度。
在上述方法中,所述香樟叶片为香樟当年生叶片。
在上述方法中,用于酶切的所述基因组DNA的重量为15μg。
在上述方法中,用于酶切的所述基因组DNA的浓度大于50ng/μL。
在上述方法中,所述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为改良CTAB法。
在上述方法中,所述探针带有非放射性荧光标记。
在上述方法中,所述荧光标记是地高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科学院生物资源研究所,未经江西省科学院生物资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885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