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对称稠环苯并三氮唑类受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88555.4 | 申请日: | 2019-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984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邹应萍;蔡方方;李哲;袁俊;彭红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95/22 | 分类号: | C07D495/22;H01L51/42;H01L51/46;H01L51/48 |
代理公司: | 长沙永星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1 | 代理人: | 周咏;林毓俊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对称 稠环苯 三氮唑类 受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非对称稠环苯并三氮唑类受体,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式为BICT、BICT-Cl和Cff11中的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对称稠环苯并三氮唑类受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BICT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0.22g化合物6、0.36g 5,6-二氟-3-(二氰基亚甲基)茚-1-酮和1mL吡啶溶解在盛有30mL氯仿的单口瓶中,Ar保护下于65℃回流搅拌过夜,将反应冷却至室温,DCM萃取,粗产物用硅胶柱进行纯化,DCM/PE作为洗脱剂,得到蓝色固体状的最终产物BICT。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对称稠环苯并三氮唑类受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BICT-Cl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化合物6,0.2g 5,6-二氯-3-(二氰基亚甲基)茚-1-酮和1.26mL吡啶溶解在盛有30mL氯仿的单口瓶中,Ar保护下于65℃回流搅拌过夜,将反应冷却至室温,DCM萃取,粗产物用硅胶柱进行纯化,DCM/PE作为洗脱剂,得到蓝色固体状的最终产物BICT-C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对称稠环苯并三氮唑类受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ff11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0.26mol化合物6’,1.56mol 5,6-二氟-3-(二氰基亚甲基)茚-1-酮和1mL吡啶溶解在盛有30mL氯仿的单口瓶中,Ar保护下于65℃回流搅拌过夜,将反应冷却至室温,DCM萃取,粗产物用硅胶柱进行纯化,DCM/PE作为洗脱剂,得到蓝色固体状的最终产物Cff11。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非对称稠环苯并三氮唑类受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6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5.22mmol化合物1,7.83mmol化合物3和7.83mmol化合物2,溶于盛有80mL无水THF的烧瓶中,Ar保护下,抽放气三次,将4mmol催化剂Pd(PPh3)2Cl2迅速加入反应体系中,70℃回流搅拌24h,待反应物冷却至室温,旋蒸,去掉多余溶剂,接着DCM萃取,将粗产物用硅胶柱纯化,DCM/PE作为洗脱剂,旋干洗脱剂后,得到橙黄色固体化合物4,
2)将8.6mmol化合物4在Ar保护下溶解于盛有100mL邻二氯苯的三口烧瓶中,升温至180℃后,将50.0mmol亚磷酸三乙酯缓慢滴入反应体系中,回流搅拌12h,冷却至室温后,50℃减压蒸馏,得到中间产物,
3)将中间产物,77.0mmol 1-溴-2-乙基己烷,3.4mmol碘化钾和91.6mmol氢氧化钾溶于盛有90mL N,N-二甲基甲酰胺的单口烧瓶中,Ar保护下,90℃回流反应过夜,之后将反应物冷却至室温,用二氯甲烷和水进行萃取,最后将有机层合并后,旋干溶剂,将粗产物用硅胶柱纯化,DCM/PE作为洗脱剂,旋干洗脱剂后得到浅黄色固体化合物5;
4)将1.65mmol化合物5溶解于盛有无水30ml DMF的三口烧瓶中,Ar保护下抽放气三次,将整个体系置于0℃条件下反应30min,之后将4.58ml POCl3缓慢滴加入体系中,并于0℃反应2h后,将装置移至90℃回流搅拌过夜,得到的反应物用CH2Cl2萃取,硅胶柱纯化,DCM/PE作为洗脱剂,得到橙色固体化合物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8855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