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立体车库的智能充电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88986.0 | 申请日: | 2019-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413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杨数强;冯恒强;赵艳;游磊;田佳兰;贾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L53/16 | 分类号: | B60L53/16;B60L53/30;H02J7/02;H02J7/00;E04H6/00 |
代理公司: | 11531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张丽 |
地址: | 471934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底座 伸缩 立体车库 转换设备 微控制器 智能充电装置 直流电 交流电转换 蓄电池系统 标准电压 充电插头 充电设备 充电特性 充电装置 电动汽车 螺栓连接 人工操作 无线连接 智能充电 主控制器 自动移动 整流器 车位 变压器 匹配 充电 安全 | ||
本发明涉及智能充电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立体车库的智能充电装置,包括旋转底座,旋转底座螺栓连接设置在立体车库车位的顶部,旋转底座顶部固定连接设置有伸缩设备,伸缩设备另一端与转换设备连接,转换设备上设置有充电插头,伸缩设备上固定连接设置有微控制器,微控制器与立体车库内的主控制器无线连接,本发明,通过设置转换设备,利用变压器将输入的电压变为标准电压,利用整流器将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可以确保充电的安全,同时,使充电装置与各类电动汽车上的不同蓄电池系统实现充电特性匹配,通过设置旋转底座和伸缩设备,可以实现充电设备自动移动,比人工操作更加安全,也能够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充电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立体车库的智能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近三年我国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一直处于逐年增长的趋势。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经过了10多年的发展,消费者对电动车的认可度不断提高。并且,新能源汽车产业从之前完全靠政策推动,转向由政策和市场双向驱动。新能源汽车销量逐年增长,人们对于电动汽车充电桩的需求量也在不断扩张。车辆数目的增加也使停车成为了难题,立体车库应运而生,
目前立体车库的充电连接与断开需要人工操作。而且针对于目前充电装置和电动汽车之间的矛盾,在多种类型蓄电池、多种电压等级共存的市场背景下,各类充电装置不具有适应多种类型蓄电池系统和适应各种电压等级的能力,即充电系统不具有充电广泛性,不具备多种类型蓄电池的充电控制算法,不能与各类电动汽车上的不同蓄电池系统实现充电特性匹配,即不能针对不同的电池与接口进行充电,因此,针对以上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立体车库的智能充电装置,以克服当前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体车库的智能充电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立体车库的智能充电装置,包括旋转底座,所述旋转底座螺栓连接设置在立体车库车位的顶部,所述旋转底座顶部固定连接设置有伸缩设备,所述伸缩设备另一端与转换设备连接,所述转换设备上设置有充电插头,所述伸缩设备上固定连接设置有微控制器,所述微控制器与立体车库内的主控制器无线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充电插口包括交流国标七芯接口和直流国标九芯接口。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充电插头上固定连接设置有与微控制器电性连接的红外感应装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旋转底座包括底板、旋转轴和用于检测电流信息的电流传感器,所述底板螺栓连接设置在立体车库车位的顶部,所述旋转轴轴承连接设置在底板顶部,所述旋转轴另一端与伸缩设备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轴外侧设置有电流传感器,所述电流传感器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电流传感器与微控制器电性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伸缩设备由若干个节杆和转动装置构成。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换设备包括整流器、变压器和转轴,所述整流器固定连接设置在伸缩设备顶部,所述整流器顶部设置有变压器,所述变压器顶部设置有与充电插头固定连接的转轴,所述转轴与变压器轴承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旋转轴和转轴均通过电机驱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转换设备,利用变压器将输入的电压变为标准电压,利用整流器将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可以确保充电的安全,同时,使充电装置与各类电动汽车上的不同蓄电池系统实现充电特性匹配,
2.通过设置红外感应装置,能够使充电插头更加精准到达指定充电口处,保证了充电的准确性,通过设置电流传感器,可以实时检测电流信息,保证了充电过程的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师范学院,未经洛阳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889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共享电动汽车及控制方法
- 下一篇:电动车辆充电装置基座壳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