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砂浆裹石法的骨料过渡仓及其进出料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89332.X | 申请日: | 2019-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936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0 |
发明(设计)人: | 赵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天宇建设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C7/00 | 分类号: | B28C7/00;B28C7/06;B28C7/02;B28C7/04 |
代理公司: | 德州市天科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0 | 代理人: | 房成星 |
地址: | 2511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砂浆 裹石法 骨料 过渡 及其 进出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砂浆裹石法的骨料过渡仓,将骨料过渡仓整体作用在压力传感器上,通过压力传感器与控制软件配合读取骨料过渡仓内骨料的重量。利用骨料过渡仓进料时先将砂投入仓内,再将石子投入砂上部,实现石子和砂的上下分离,卸料时先通过控制软件设置一部分的砂的投放量,再控制卸料门打开卸料,先将砂与水泥、水预搅拌,然后再将剩余的少部分砂和石子投放充分混合搅拌,这种卸料方法满足砂浆裹石法中的砂、石子二次投料的工艺。这种骨料过渡仓的改造没有改变骨料仓的结构,不仅可以应用于二次投料,也可以应用在原工艺中,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降低运输周期,提高了砂浆裹石工艺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搅拌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砂浆裹石法的骨料过渡仓及其进出料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混凝土搅拌工艺是将石子、砂、水泥、水及外加剂等原料一起投入搅拌主机内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后即为合格的混凝土。随着搅拌工艺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分次投料搅拌工艺,如水泥裹砂法、水泥裹石法及砂浆裹石法等,采用分次投料搅拌方法,在不改变机械设备、不增加人力、物力的前提下,可提高混凝土强度10~20%,在混凝土强度不变的前提下,可节约水泥5%~10%,有效的降低混凝土生产成本。其中砂浆裹石法以分料次数少、混凝土性能提升大等优点而迅速发展,即先将砂、水泥、和水投入搅拌主机内搅拌一段时间后再投入石子进行搅拌。采用砂浆裹石工艺,可以有效地防止水分聚集在水泥砂浆和石子的界面上,使硬化后界面过渡层结构致密、粘结力増大,从而提高混凝土强度,并进一步减少水化热和裂缝。
现有搅拌站所使用的骨料过渡仓,通常是单仓单出口型,在应用砂浆裹石法搅拌混凝土时,需要将砂和石子分为两次输送,容易导致骨料输送周期加长,搅拌站的生产率降低。福建南方路面机械有限公司在专利CN201210183020中公开了一种应用在砂浆裹石搅拌工艺中的骨料过渡仓,它在骨料过渡仓体内增加一分隔板,将单仓分成两个仓,将砂和石子分别放置在不同的仓内,并在各个仓下方设置两个卸料门,这种设计虽然能实现二次投料,但是存在一定的弊端,每个骨料过渡仓只能满足一种比例的工艺搅拌,即仓体必须装满砂和石子时才可使用,应用范围比较局限。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砂浆裹石法的骨料过渡仓及其进出料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二次投料搅拌工艺搅拌周期长,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包括骨料过渡仓仓体,所述骨料过渡仓仓体上方设有进料口,下方设有卸料门装置,所述骨料过渡仓仓体通过卸料门装置与搅拌主机连通,所述骨料过渡仓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所述卸料门装置分别与控制系统相连,所述骨料过渡仓仓体作用在所述支架的压力传感器上。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卸料门装置包括卸料门和驱动所述卸料门开阖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控制系统相连。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骨料过渡仓仓体外侧周圈设有向外延伸的吊脚,所述骨料过渡仓仓体通过所述吊脚安置在所述支架上。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吊脚作用在所述压力传感器上。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骨料过渡仓仓体的进料口上方还设有罩盖。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骨料过渡仓仓体上方设有除尘器。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骨料过渡仓仓体外设有震动装置。
本发明还公开上述骨料过渡仓进出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重,根据搅拌混凝土时所需石子与砂的重量称重;
(2)向骨料过渡仓内送入砂和石子,通过输送设备先将称量好的砂投入骨料过渡仓仓体内,然后将称量好的石子投入骨料过渡仓内所述称量好的砂的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天宇建设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天宇建设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8933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