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维多孔碳-氧化锰核壳结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89744.3 | 申请日: | 2019-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069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马立安;陈彦斌;魏朝晖;赖文宗;林德;叶晓云;梁卫抗;陈洪祥;陈平川;王乾廷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G11/30 | 分类号: | H01G11/30;H01G11/32;H01G11/44;H01G11/46;H01G11/24;C01B32/05;C01G45/02;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修斯文;蔡学俊 |
地址: | 350118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维 多孔 氧化锰 结构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三维多孔碳-氧化锰核壳结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软木树皮为原料制得的三维蜂窝状多孔碳为骨架,在其表面生长MnO2纳米结构,而制成核壳结构的C@MnO2;其包括以下步骤:
1)三维蜂窝状多孔碳骨架的制备:将清洗干净的软木树皮切割成长10mm×宽10mm×高3mm的方形体,60℃干燥后将其在0.5~1 mol/L的氢氧化钾溶液中浸泡3~8 h,随后取出,置于真空箱体中60℃干燥24 h;将处理后的软木树皮放入带盖的陶瓷舟内,随后将陶瓷舟置于高温水平管式炉中,待管式炉中真空度达0.1Pa时,按300 mL/min通入高纯Ar气,并按1℃/min的速率将炉温加热到800~1100 ℃,保温1~2 h,随后在Ar气保护下随炉冷却至室温,获得具有规则排列的三维蜂窝状多孔碳骨架;
2)核壳结构C@MnO2的制备:配制浓度为0.02~0.06mol/L的高锰酸钾溶液,随后将其与制备得到的三维蜂窝状多孔碳骨架一起置于反应釜的聚四氟乙烯内胆中,接着将反应釜置于干燥箱中,加热至130~200 ℃,保温2~6h,随炉冷却后取出,即获得核壳结构C@MnO2。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多孔碳-氧化锰核壳结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得核壳结构材料的比表面积为410~780 m2/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工程学院,未经福建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8974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