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能按摩座椅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89988.1 | 申请日: | 2019-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479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学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康倍家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7/00 | 分类号: | A61H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乔浩刚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按摩 座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能按摩座椅,包括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主支架;所述主支架顶端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头枕支架,头枕支架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头枕,且头枕与头枕支架通过弹簧弹性连接,主支架右侧面的上半部分固定连接有第一棘轮支架,第一棘轮支架的内侧通过棘轮轴转动连接有棘轮。该节能按摩座椅,通过设置单个伺服电机和使伺服电机的位置降低,从而降低漏电的几率和减少辐射对人体造成的伤害,通过设置支撑板、c型杆和力矩杆的配合,使人体在座椅上时可以充分的利用自身的重量来进行按摩腰部,从而较少了电机使用数量,解决了辐射高问题的同时还降低了座椅的能耗,使整个装置更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按摩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节能按摩座椅。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目前的工作形式很多都是在电脑面前完成的,当人长时间坐着时,会感觉到酸痛需要按摩放松,所以出现了按摩座椅,目前市场上的按摩座椅每个按摩点都是电子马达驱动,这样辐射相对较高,而且容易出现漏电的危险,所以目前现有的按摩座椅,使用不便,不利于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节能按摩座椅,其通过设置单个伺服电机和使伺服电机的位置降低,从而降低漏电的几率和减少辐射对人体造成的伤害,通过设置支撑板、c型杆和力矩杆的配合,减少了电机使用数量,降低了座椅的能耗和辐射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节能按摩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支架、底板、底座和座板,所述底上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主支架,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十二个底座,所述主支架上安装有头部按摩模块,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腰部按摩模块、腿部按摩模块和动力控制模块;
所述头部按摩模块的头枕水平往返运动实现头部按摩,所述腿部按摩模块的第一活动轴和第二活动轴上下运动,以实现按摩腿部,所述腰部按摩模块的c型杆上下运动,以实现按摩腰部。
进一步的,所述头部按摩模块包括:头枕支架、驱动杆a、次驱动齿轮、传动轴、伺服电机、副驱动齿轮、主驱动齿轮和弹簧;
所述主支架顶端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头枕支架,头枕支架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头枕,且头枕与头枕支架通过弹簧弹性连接;
所述主支架右侧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支架,且驱动齿轮支架右侧面的中部开设有通孔,通孔内活动连接有主驱动齿轮,主驱动齿轮的前后两侧齿轮连接有副驱动齿轮,且副驱动齿轮与驱动齿轮支架通过弹力挡板活动连接,两个副驱动齿轮的左侧面均固定连接有次驱动齿轮,两个次驱动齿轮的相对面之间齿轮连接有驱动杆a,主驱动齿轮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凸块,且凸块与驱动杆a滑动连接;
所述主驱动齿轮的右端面转动连接有传动轴,且传动轴的外表面套结有传动轴支架,传动轴支架的左侧面与驱动齿轮支架固定连接,传动轴的下方设置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传动轴的底端固定连接,伺服电机的底面和底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主驱动齿轮与传动轴通过圆锥齿轮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腿部按摩模块还包括:第一棘轮支架、滑轨、压力轴、底板滑轨、连接轴、活动杆、驱动杆b、第二棘轮支架、棘轮轴、棘轮和挡片;
所述主支架右侧面的上半部分固定连接有第一棘轮支架,第一棘轮支架的内侧通过棘轮轴转动连接有棘轮,棘轮的上表面设置有挡片,挡片的上表面与头枕支架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棘轮的正面转动连接有第二棘轮支架,且第二棘轮支架的底端转动连接有驱动杆b,驱动杆b的下方设置有活动杆,活动杆的下方通过连接轴活动连接有底板滑轨,底板滑轨的下表面与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驱动杆的底端与活动杆左侧的上端通过压力轴活动连接;驱动杆b的外表面套结有滑轨,且滑轨的左侧面与传动轴支架的右侧面固定连接;
所述底板的上方,活动杆从右到左依次转动连接有第一活动轴和第二活动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康倍家具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康倍家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899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