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共享屏幕的控制方法、终端、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90091.0 | 申请日: | 2019-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986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郑琳琳;许敏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国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15 | 分类号: | H04N7/15 |
代理公司: | 44287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婷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屏幕共享 终端 服务器 控制区域 屏幕控制 屏幕 接收终端 转发 可读存储介质 视频会议屏幕 视频会议系统 服务器建立 控制权限 灵活控制 通信连接 终端发送 共享 隐私 保证 开放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共享屏幕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本发明在所述视频会议系统与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后,所述屏幕共享终端发送屏幕共享数据至所述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转发所述屏幕共享数据至所述接收终端,而后所述屏幕共享终端在接收到所述服务器转发的屏幕控制请求时,确定所述屏幕共享终端的屏幕对应的第一控制区域,接下来所述屏幕共享终端为所述屏幕控制请求对应的接收终端开放所述第一控制区域的控制权限。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通过服务器转发屏幕控制请求并限定被共享屏幕的控制区域,实现参会者对屏幕的控制,并且在实现视频会议屏幕灵活控制的同时,保证了屏幕共享终端的隐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学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共享屏幕的控制方法、终端、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使用网络进行视频会议越来越多,是利用视频技术和设备通过传输信道在两个或多个地点的用户终端之间举行会议,实时传送声音、图像的通信方式。同时还可以附加静止图像、文件、传真等信号的传送。参加视频会议的人,可以通过终端发表意见,同时观察对方的形象、动作、表情等,并能出示实物、图纸、文件等实拍的图像或者显示在黑板、白板上写的字和画的图,使在不同地点参加会议的人感到如同和对方进行“面对面”的交谈,在效果上可以代替现场举行的会议。
目前,当前的视频会议屏幕共享,只能由会议发起方选择共享主屏幕,参会人员不可以根据需求查看会议终端其他应用的信息。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共享屏幕的控制方法、终端、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视频会议中,参会者不能申请屏幕控制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共享屏幕的控制方法,所述的共享屏幕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视频会议系统与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后,所述屏幕共享终端发送屏幕共享数据至所述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转发所述屏幕共享数据至所述接收终端;
所述屏幕共享终端在接收到所述服务器转发的屏幕控制请求时,确定所述屏幕共享终端的屏幕对应的第一控制区域,其中,所述屏幕控制请求由接收终端发送至服务器;
所述屏幕共享终端为所述屏幕控制请求对应的接收终端开放所述第一控制区域的控制权限。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屏幕共享终端发送屏幕共享数据至所述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转发所述屏幕共享数据至所述接收终端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所述接收终端在接收到所述屏幕共享数据以及所述显示参数时,基于所述显示参数在所述接收终端的屏幕显示所述屏幕共享数据。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屏幕共享终端的屏幕包括第一非控制区域,所述屏幕共享终端基于所述第一控制区域为所述屏幕控制请求对应的接收终端开放控制权限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所述屏幕共享终端在接收到所述服务器转发的所述第一非控制区域对应的解密密钥时,基于所述解密密钥对所述第一非控制区域进行解密,并为所述解密密钥对应的接收终端开放第一非控制区域的控制权限,其中,所述解密密钥由接收终端发送至服务器。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屏幕共享终端的屏幕包括第二非控制区域,所述屏幕共享终端在接收到所述服务器转发的屏幕控制请求时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所述屏幕共享终端基于加密密钥对所述第二非控制区域进行加密,以使所述屏幕控制请求对应的接收终端不能访问所述第二非控制区域。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在所述视频会议系统与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后,所述屏幕共享终端发送屏幕共享数据至所述服务器的步骤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国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国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900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