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接骨用钛钉的表面处理工艺及钛钉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90527.6 | 申请日: | 2019-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292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徐仲棉;徐益波;张立法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广慈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11/02 | 分类号: | C25D11/02 |
代理公司: | 慈溪久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99 | 代理人: | 赖泽银;滕延庆 |
地址: | 31532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骨 用钛钉 表面 处理 工艺 | ||
一种接骨用钛钉的表面处理工艺及钛钉,通过对钛钉表面进行粗化处理,包括喷砂、酸蚀、喷砂和酸蚀相结合、阳极氧化、微弧氧化或阳极氧化和微弧氧化相结合中的一种,使表面获得粗糙或多孔结构,然后采用冻干的方式去除粗糙或多孔结构内部的残留液体,再进行真空抽滤方式进行透明质酸,从而使钛钉表面具有仰制骨质表面粘附性生长的特定能力,使钛钉驱除与骨生物较好的相容性,最终获得轻松的取钉效果,减少手术时间及患者痛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接骨用钛钉以及该钛钉的表面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本文中提到的钛钉是一种应用于医疗器械的固定钉,其与接骨板配合使用来实现骨折、骨块的固定,效果显著。
但目前钛基材料的骨科植入钉(即钛钉)在痊愈后取出时,由于钛基材料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会导致取钉时较为困难或无法取出,给术者带来极大的取钉风险隐患,同时给患者带来再次的痛苦。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接骨用钛钉的表面处理工艺,其通过钛钉表面的处理,驱除钛钉与人体的生物相容性。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惰性接骨用钛钉的表面处理工艺,包括:
1)利用无水乙醇、丙酮或金属表面除油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浸泡钛钉样品,然后进行超声波清洗以去除样品表面污渍;
2)对钛钉样品表面进行粗化处理,包括喷砂工艺、酸蚀工艺、喷砂工艺和酸蚀工艺相结合、阳极氧化工艺、微弧氧化工艺或阳极氧化工艺和微弧氧化工艺相结合中的一种,使钛钉样品表面呈多孔结构;
3)将粗化处理后的钛钉样品进行冻干处理,从而去除钛钉样品表面的多孔结构内的残留液体;
4)在钛钉样品表面进行真空抽滤负载透明质酸工艺,从而使透明质酸附着在多孔结构内。
进一步,所述的喷砂工艺包括:选用40~100目大小的砂粒,然后在气压为0.2~0.8Mpa的环境下,持续对钛钉样品表面进行喷砂,持续时间为1~5分钟,完毕后放入纯水内清洗并干燥。在喷砂过程中能够形成不同大小的钛钉表面多孔结构,并且钛钉表面多孔结构的大小、数量均与砂粒目数的大小、气压大小以及持续时间的长短呈正比。
进一步,所述的酸蚀工艺包括:将钛钉样品放入配有硫酸、盐酸、氢氟酸的溶液内,持续5~30分钟,完毕后放入纯水内清洗并干燥。在酸蚀过程中,钛钉表面多孔结构的大小、数量均与放入溶液中的时间呈正比。
进一步,所述的阳极氧化工艺包括:将钛钉样品放入阳极氧化的电解液中,然后在20~100V的电压下,持续氧化3~30分钟,完毕后放入纯水内清洗并干燥。在阳极氧化过程中,钛钉表面多孔结构的大小、数量与阳极氧化的电压与持续氧化时间呈正比。
进一步,所述的微弧氧化工艺包括:将钛钉样品放入微弧氧化的电解液中,选用微弧氧化电源参数的截止电压为360V~480V,电流密度为0.05mA/cm2~0.7 mA/cm2,反应时间为30S~200S,完毕后放入纯水内清洗并干燥。在微弧氧化过程中,钛钉表面多孔结构的大小、数量与微弧氧化中的截止电压和反应时间呈正比,与电流密度呈反比。
进一步,所述的冻干处理包括:
1)将冻干机冷阱的温度设置在-20℃并进行持续0.5~1小时的预冷;
2)将钛钉样品放入冻干机真空室内密封后再进行抽气,同时等待冻干机冷阱的温度降至-40℃~-50℃;
3)当抽气至内部真空度为13~15Pa时开始计时,持续1~10小时;
4)结束后将钛钉样品取出。通过冻干工艺能够有效去除多孔结构内部的残留液体,保证样品多孔结构内的干燥、整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广慈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广慈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905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