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上隅角瓦斯引射喷雾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90533.1 | 申请日: | 2019-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303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张宏图;魏建平;张健;刘勇;姚邦华;位乐;王冕;王向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F7/00 | 分类号: | E21F7/00;E21F17/18;E21F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4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槽 主控箱 引射 瓦斯浓度传感器 飞轮 蜂鸣报警器 水位监测器 引射装置 出风管 导风板 进风管 扇叶 轴承 瓦斯 工作面上隅角 上隅角瓦斯 闭合腔体 电动球阀 方向可调 风压驱动 喷雾装置 平行布置 实时监测 水管连接 瓦斯分子 瓦斯积聚 雾化水滴 巷道风流 轴承固定 上隅角 巷道壁 沉降 侧边 井下 卷起 水雾 水管 粉尘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上隅角瓦斯引射喷雾装置,包括瓦斯浓度传感器、蜂鸣报警器、主控箱、进风管、水管、电动球阀、飞轮、轴承、扇叶、水槽、水位监测器、出风管、导风板。瓦斯浓度传感器固定在上隅角处,主控箱设置在巷道壁上,蜂鸣报警器平行布置于主控箱右侧,水管连接引射装置水槽,水位监测器固定在水槽侧边,轴承固定在水槽上方,轴承一端带有扇叶与进风管及出风管组成闭合腔体,导风板固定在引射装置出口处。本发明可实时监测井下工作面上隅角的瓦斯浓度并及时降低瓦斯浓度;引射方向可调实现精准引射至巷道风流;风压驱动飞轮高速旋转卷起水雾,雾化水滴包裹瓦斯分子沉降,有效防止瓦斯积聚,同时降低了工作面处的粉尘浓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矿井下瓦斯引射器,尤其是一种上隅角瓦斯引射装置。
背景技术
在煤矿井下采面回采过程中,在采面落煤及采空区瓦斯的涌入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工作面上隅角瓦斯常处于超限状态,并且伴有粉尘的存在。“U”型通风是综采工作面最常见的通风方式,它具有结构简单、使用便捷、方便管理等优点,但是受工作面回采条件限制,该通风方式很容易造成工作面上隅角形成涡旋风流,导致工作面上隅角出现瓦斯积聚超限现象,严重威胁着工作面安全高效回采。瓦斯积聚容易引起瓦斯爆炸,瓦斯爆炸的后果往往会造成设备损坏和人员伤亡。对于降低上隅角瓦斯浓度这一问题,创建一个合理的井下工作面上隅角瓦斯引射喷雾装置是必不可少的。目前,井下采用改变井下压风方向来除去或减少上隅角中的瓦斯,主要依靠人工手动改变压风方向。有可能出现以下问题:1.利用压风冲击上隅角瓦斯造成巷道内局部风流紊乱。2.没有自动控制装置,依靠人工控制不能及时处理上隅角瓦斯超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一种上隅角瓦斯引射喷雾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上隅角瓦斯引射喷雾装置,包括瓦斯浓度传感器、蜂鸣报警器、主控箱、进风管、水管、电动球阀、飞轮、轴承、扇叶、水槽、水位监测器、出风管、导风板。瓦斯浓度传感器固定在上隅角处,主控箱设置在巷道壁上,蜂鸣报警器平行布置于主控箱右侧,水管连接引射装置水槽,水位监测器固定在水槽侧边,轴承固定在水槽上方,轴承一端带有扇叶与进风管及出风管组成闭合腔体,导风板固定在引射装置出口处。该井下瓦斯引射装置工作原理分为三个模块包括监测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和信号输出模块,监测模块包括瓦斯浓度传感器、水位监测器。信号处理模块为主控箱的单片机,信号输出模块包括蜂鸣报警器、电动球阀和地面监测设备。
优选的,所述的一种上隅角瓦斯引射喷雾装置还包括:采用风压驱动扇叶带动飞轮高速旋转。
优选的,所述的一种上隅角瓦斯引射喷雾装置采用的飞轮为横向花纹轮胎。
优选的,所述的一种上隅角瓦斯引射喷雾装置采用的矩形出气管每个边框设有三个出气孔,增加出气压力形成负压区域。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上隅角瓦斯引射喷雾装置,有益效果在于:可实时监测工作面上隅角内瓦斯浓度,可在瓦斯浓度达到预警值时,及时引射瓦斯,达到报警值时发出警报;瓦斯引射装置出口设有导风板实现工作面上隅角瓦斯准确射入巷道风流,防止局部风流紊乱;使用高速转动的飞轮与水摩擦,且飞轮为横向花纹轮胎,增大飞轮与水之间的摩擦力加深了水滴雾化程度,雾化水滴包裹瓦斯分子沉降,有效防止瓦斯积聚同时降低工作面处粉尘浓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电子模块示意图。
图中:瓦斯浓度传感器1、蜂鸣报警器2、主控箱3、进风管4、水管5、电动球阀6、飞轮7、轴承8、扇叶9、水槽10、水位监测器11、出风管12、导风板13。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理工大学,未经河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905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