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座椅的无线充电系统、车座椅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90723.3 | 申请日: | 2019-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883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博泰悦臻电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50/12;H02J50/90;B60N2/90;B60R1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王华英 |
地址: | 201822 上海市嘉定***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座 无线 充电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座椅的无线充电系统、车座椅,无线充电系统包含若干个无线充电装置,无线充电装置包含无线充电模块和外壳,在车座椅的坐垫上开设供移动终端插入的放置区域,移动终端插入后从无线充电装置无线接收电力。本发明可以使得车辆内尤其是后排座位上的乘客,可利用自己所在车座椅的无线充电装置充电,提高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车座椅的无线充电系统、车座椅。
背景技术
无线充电目前主要技术方案包括电磁感应、磁共振、无线电波和电场耦合四种,其中电磁感应和磁共振是当前两大主流技术路线。磁共振的原理是利用充电板与接收端在一致的谐振频率下,通过共振实现能量的传输。未来无线充电技术将会在手机、平板电脑、电动汽车、移动电源、可穿戴设备、医疗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无线充电市场前景广阔,目前处于市场导入期。
另外,由于移动终端例如智能手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很多用户开车出行通常只带有手机,可以利用手机进行支付等多种功能,但手机的电量有限。
日前由于无线充电技术的日渐普及,为解决上述问题,在车辆中也出现了运用无线充电技术对手机等终端进行无线充电,通常在中控处设置此类充电装置,但这样的设置使得在车内的落座在各个座椅上的乘客只能在中控区域进行充电,这样对于离中控区域较远的乘客,尤其是后座的乘客,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座椅的无线充电系统、车座椅,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只能在中控区域进行充电,这样对于离中控区域较远的乘客,尤其是后座的乘客,带来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车座椅的无线充电系统,包含若干个无线充电装置,所述无线充电装置包括:
无线充电模块,配置成将电力无线传输给向移动终端,以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无线充电;
外壳,包裹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并置在车座椅的坐垫内部或车座骨架上;
在所述车座椅的坐垫上开设供所述移动终端插入的放置区域,该放置区域贴近所述无线充电装置设置,使所述移动终端插入后从所述无线充电装置无线接收电力。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放置区域为在所述坐垫上以预定方向切割获得,呈口袋状。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网状密封件裹住所述外壳并连接在放置区域处侧面的坐垫部分。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固接在所述车座骨架上,在与所述外壳相对的坐垫部分具有一向内凹陷形成的容纳区,该容纳区供所述无线充电装置放入,所述容纳区靠近所述放置区域设置。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放置区贯穿所述坐垫,所述无线充电装置置于该放置区域内,该无线充电装置利用滑动组件连接所述车座骨架。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无线充电装置的外壳设有用于夹持移动终端的夹持部。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无线充电系统包含多个无线充电装置、报警器和中控单元,所述中控单元分别通过利用车载总线与无线充电装置、报警器通信连接。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多个所述无线充电模块与车辆的蓄电池电性连接。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所述无线充电装置的外壳上设置一开关件,该开关件串联于所述无线充电装置与所述蓄电池之间。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车座椅,安装有上述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车座椅的无线充电系统、车座椅,利用该无线充电系统,可以使得乘客在不起身的情况下,利用自己所在车座椅的无线充电装置充电,提高用户体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博泰悦臻电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博泰悦臻电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907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