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煤气化污水回用处理方法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91914.1 | 申请日: | 2019-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790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发明(设计)人: | 梁明;张广;张方银;潘咸峰;黄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3/34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耿霞 |
地址: | 255408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气化 污水 用处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煤气化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煤气化污水回用处理方法与装置。通过先向煤气化污水中投加絮凝剂去除悬浮灰分,再投加碱液去除钙硬,之后通过除氨降低水中氨氮后,进入过滤单元进行过滤,然后进行电吸附除盐,产水回用于水煤浆补水,浓水进行除氟处理,最后进行生化处理至达标排放。本发明所述的煤气化污水回用处理方法与装置,在能保证煤气化污水高产水率回用的同时,又降低了浓水水量和有机物含量,浓水达标处理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煤气化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煤气化污水回用处理方法与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多煤贫油少气的国家,煤炭作为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料,将长期是我国的主体能源。通过不同的工艺过程,煤炭可以转为各种化工原料。目前已成功应用了很多煤化工技术,如煤制甲醇、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煤制天然气、煤制氢气等,这些技术可以解决贫油、少气能源矛盾问题。上述煤化工技术均需要将煤气化,常用的煤气化技术为水煤浆加压气化技术,即将煤、水、添加剂、碱、石灰石等按一定比例混合通过磨煤机制成含煤60%左右的水煤浆,水煤浆和氧气在气化炉中高温高压反应生成粗合成气,再经耐硫变换、低温甲醇清洗等流程制成精制合成气。水煤浆含水约40%,其它辅助、洗涤、冷却等设施也需要用水,可见煤气化用水量较大,为节约用水,一般将气化炉排放水、洗涤塔排放水经闪蒸后的脱水滤液回用于水煤浆制备的补充水,灰水部分换热后作为洗涤塔补充循环水,部分则冷却后作为污水排出送往生化污水处理系统,处理达标后排放或回用。
煤气化污水电导率3600~4000μS/cm,钙硬约600~800mg/L,碱度约600~800mg/L,氯离子200~300mg/L,硫酸根50~100mg/L,氟离子10~20mg/L,氨氮300~350mg/L,COD450~550mg/L。在污水处理后排放时发现,当有机物、氨氮、总氮等指标达标后,氟离子不能达标(某地域为1.5mg/L)。与其它污水混合后,仍存在氟离子超标的问题。处理氟离子常用的技术为树脂交换或投加除氟剂,水量大导致除氟设备投资大或除氟剂投加量大。在污水回用时,往往采用加碱除钙+超滤+反渗透工艺,但总体产水率低于65%,且形成的浓水因盐含量高、COD浓缩,存在难处理的问题。
专利CN 103771650B提供了一种煤气化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1)石灰软化,首先向煤气化废水中投加石灰乳,使废水中的钙盐、镁盐与石灰乳发生化学沉淀,静置沉淀后过滤上清液;(2)臭氧氧化,步骤(1)过滤后的废水进入臭氧氧化装置处理;(3)MBBR处理,经臭氧氧化的废水进入到MBBR处理;(4)粗过滤;(5)连续膜过滤或超滤;(6)反渗透处理;(7)多效蒸发,对反渗透处理得到的浓缩液进行多效蒸发,进一步对多效蒸发得到的浓缩液进行结晶处理。该发明方法既可以高效去除煤气化废水中COD、氨氮和色度等主要污染物,同时可以大大降低废水中的含盐量,保证双膜的高效和长期运行,实现煤气化废水的零排放。该专利采用了臭氧氧化辅助生化处理来保证双膜的运行,投资大,运行成本高。多效蒸发工艺也存在投资大,运行成本高的问题。
专利CN 105565581 B提供了一种煤制乙烯污水综合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煤气化段污水中加聚丙烯酰胺絮凝沉淀、采用过滤器保安过滤、电吸附除盐、电吸附浓水与MTO污水混合水混合进行短程硝化反硝化、氮气吹脱除氧、厌氧氨氧化反应、泥水分离和碳化硝化。发明运行成本低,经处理后出水COD含量低,氨氮检不出,亚硝酸根检不出,整个工艺过程不产生二次污染。该发明采用1~2ppm聚丙烯酰胺预处理污水,水中残留的聚丙烯酰胺存在对后续电吸附组件造成污染的隐患,同时污水中钙硬、氟离子浓度高,在电吸附浓缩时存在氟化钙结垢的风险,影响电吸附除盐装置的稳定运行。同时电吸附浓水浓缩了污水中的氨氮,导致后续生化处理时处理难度大,流程长。
综上所述,当前煤气化污水处理回用时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1、污水具有水量大、高钙硬、高氨氮、高COD等特点,导致处理回用流程长,投资运行成本高、占地面积大。
2、污水处理后采用超滤+反渗透除盐,存在产水率低,浓水难处理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919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