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净化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92209.3 | 申请日: | 2019-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393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陈欢;胡镇韬;卢耀臻;侯雪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32 | 分类号: | B01D53/32 |
代理公司: | 11250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林涛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射头 风道内壁 负离子发生装置 限位结构 定位槽 导流部 导流罩 风道 限位 压覆 安装稳定 净化装置 脱出 容纳 支撑 保证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净化装置,包括:设有风道的导流部;负离子发生装置,负离子发生装置包括发射头,发射头朝向风道,导流部上设有第一限位结构,第一限位结构设置于风道内壁上,第一限位结构上设置有适于容纳发射头的定位槽;导流罩,设置在风道内壁上方并压覆定位槽,风道内壁适于支撑导流罩。通过导流部第一限位结构上的定位槽对发射头进行定位和安装,使发射头准确安设于风道内壁上,并可通过负离子发生装置上非发射头部分限位,防止发射头脱出定位槽,保证发射头安装稳定,同时导流罩压覆与风道内壁上,将发射头固定在安设位置,在不同方向上对发射头进行限位,提高了负离子发生装置在风道内壁上安装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空气净化器又称“空气清洁器”、空气清新机、净化器,是指能够吸附、分解或转化各种空气污染物(一般包括PM2.5、粉尘、花粉、异味、甲醛之类的装修污染、细菌、过敏原等)有效提高空气清洁度的产品。随着空气污染严重,国民生活水平提高,空气净化器的普及率越来越高。
传统的空气净化机是风机抽风,利用滤网过滤粉尘来净化空气,称为被动吸附过滤式的净化原理,需要定期更换滤网,而负离子空气净化器无需耗材,仅通过自身产生的负离子对空气进行净化、除尘、除味、灭菌,主动捕捉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但是负离子因迁移距离小,因此需要通过风力吹出。如果负离子距离出风口太远,就会导致负离子还未出来净化器便在空气中被中和掉。当安装在靠近出风口位置时,负离子的发生装置经常发生松动和掉落,影响负离子的对空气的净化效率。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空气净化机负离子发生装置设于出风口稳定性差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净化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净化装置,包括:设有风道的导流部;负离子发生装置,所述负离子发生装置包括发射头,所述发射头朝向所述风道,所述导流部上设有第一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设置于风道内壁上,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上设置有适于容纳所述发射头的定位槽;
导流罩,设置在所述风道内壁上方并压覆所述定位槽,所述风道内壁适于支撑所述导流罩。
负离子发生装置包括:负离子高压模块、负离子发生器和连接线,所述导流部中部设有电机固定架,所述负离子高压模块与所述电机固定架上的螺钉柱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线连接所述负离子高压模块和所述负离子发生器,并通过设于所述电机固定架上的卡线扣固定在所述电机固定架上。
负离子发生器呈T型,与所述风道内壁卡接,包括横向柱和纵向柱,所述发射头突出设置于所述横向柱上靠近所述风道的一侧。
第一限位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凸出部,背向所述风道内壁凸出设置,所述第二凸出部上设置有朝上延伸并与所述风道内壁间隔设置的弯折,所述纵向柱适于限位所述弯折与所述风道内壁之间的区域。
第一限位结构还包括辅助支撑部,所述辅助支撑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凸出部的两侧,所述辅助支撑部与所述第二凸出部平行设置并支撑所述横向柱。
辅助支撑部与所述定位槽对应设置。
导流罩上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相对应的部位设置有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二限位结构适于压覆所述定位槽。
第二限位结构为第一凸出部,设于所述导流罩底端,朝向所述负离子发生装置上的横向柱的方向,所述第一凸出部发生朝向导流罩轴向中心方向的延伸。
风道内沿均匀间隔设置有导流叶片,所述发射头设于所述导流叶片的间隙。
净化装置为空气净化器。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922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硫酸生产装置的SO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脱硝剂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