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加速器驱动的99 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92641.2 | 申请日: | 2019-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068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京;韩运成;柳伟平;黄群英;王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21G1/10 | 分类号: | G21G1/10 |
代理公司: | 合肥兴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8 | 代理人: | 王伟 |
地址: | 23003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加速器 驱动 base sup 99 | ||
1.一种基于加速器驱动的99Mo次临界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速器单元(S1)、辐照生产单元(S2)以及分离纯化单元(S3);
所述加速器单元(S1)从输出方向上依次包括高能粒子源(10)、准直器(11)、加速器(12)、靶(13)和靶腔(14),高能粒子源(10)经过准直器(11)、加速器(12)准确轰击位于辐照生产单元(S2)中心靶腔(14)内的靶(13)产生中子;
所述辐照生产单元(S2)为同心圆柱形结构,从内到外依次包括中子慢化层(20)、中子倍增层(21)、低浓缩铀盐溶液(22)、中子反射层(23),屏蔽层(24);其中,低浓缩铀盐溶液(22)置于裂变反应容器(25)中密封,靶腔(14)内的靶(13)产生的发射中子经过中子慢化层(20)、中子倍增层(21)得到高中子通量并与低浓缩铀盐溶液(22)发生反应,反应后的溶液通过管道(31)进入分离纯化单元(S3),中子反射层(23)、屏蔽层(24)依次从内向外设置并处于外层用于减少中子损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加速器驱动的99Mo次临界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子倍增层(21)和低浓缩铀盐溶液(22)为多层(层数≥2)嵌套结构,相互交叉设置;其中,中子倍增层(21)根据所处位置对应设置相应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加速器驱动的99Mo次临界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经过辐照反应后的铀盐溶液(22)分别经支路管道流入分离纯化单元(S3)中进行99Mo的分离提纯;另外部分分离液流入储液槽(30)经过浓度和pH调节后分别回流至低浓缩铀盐溶液(22)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加速器驱动的99Mo次临界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低浓缩铀盐溶液(22)置于裂变反应容器(25)中密封,溶质为硫酸铀酰或者硝酸铀酰,铀溶度为50~500g/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加速器驱动的99Mo次临界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能粒子源(10)为质子束或者氘离子束,靶(13)为重核靶铅或汞或钨,或者靶(13)为靶腔(14)内的气态氘靶或者氚靶,通过发生重核裂变或者氘氘聚变或者氘氚聚变反应发射中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加速器驱动的99Mo次临界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产生的高能源中子进入围绕在靶腔(14)周围的中子慢化层(20),部分被慢化至中子倍增层(21),此区间内235U有较大的裂变截面;其中,所用中子慢化层材料为聚乙烯,或者水,或者重水,或者石墨,或者铍,或者氢化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加速器驱动的99Mo次临界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慢化的中子束流进入中子倍增层(21),中子倍增层(21)材料为铋,或者铅,或者铅铋合金,或者铍,发生(n,2n)反应,快中子经多次倍增反应,能量降至倍增阈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加速器驱动的99Mo次临界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经过倍增的中子向外发射,进入不锈钢壳内的低浓缩铀盐溶液(22)中发生235U(n,f)裂变反应生成99Mo,其中低浓缩铀盐溶液(22)的溶质为硫酸铀酰或者硝酸铀酰,铀溶度为50~500g/L。
9.一种基于加速器驱动的99Mo次临界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加速器单元产生加速的粒子束流轰击重核靶,或者靶室内的气态氘靶,发生重核裂变,或者氘氘聚变反应发射中子;
上述产生的高能源中子进入围绕在靶室周围的中子慢化层,部分被慢化至热中子区,此区间内235U有较大的裂变截面;其中,所用慢化层材料为聚乙烯,或者水,或者重水,或者石墨,或者铍,或者氢化锆;
经过慢化层的中子束流进入中子倍增层I,该层材料为铋,或者铅,或者铅铋合金,或者铍,发生(n,2n)反应;快中子经多次倍增反应,能量降至倍增阈值;
上述经过倍增的中子向外发射,进入不锈钢壳内的低浓缩铀盐溶液I中发生235U(n,f)裂变反应生成99Mo,溶质为硝酸铀酰或者硝酸铀酰,铀溶度为50~500g/L;
上述穿过铀盐溶液I的中子束流进入中子倍增层II进行二次倍增,该层材料为铍,在中子能量降低时具有较高的倍增截面;
上述经过中子倍增层II的中子向内外同时发射,进入低浓缩铀盐溶液I和铀盐溶液II中诱发235U(n,f)裂变反应生成99Mo,溶质为硫酸铀酰或者硝酸铀酰,铀溶度为50~500g/L;
重复以上过程,上述穿过铀盐溶液N-1的中子束流进入中子倍增层N再次进行倍增,该层材料为铍;
上述经过中子倍增层N的中子向内外同时发射,进入低浓缩铀盐溶液N-1和铀盐溶液N中诱发235U(n,f)裂变反应生成99Mo,溶液性质同上,N层溶液总体积为50~250L;
最后,上述辐照后的铀盐溶液I、铀盐溶液II...铀盐溶液N经支路管道流入分离纯化单元进行99Mo的分离纯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9264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