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92801.3 | 申请日: | 2019-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565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刘黎萍;孙立军;卢青兵;李明宸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C19/10 | 分类号: | E01C1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朱玲艳 |
地址: | 20008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沥青 混合 拌和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方法,涉及道路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将沥青和集料分别进行预热,所述集料包括粗集料和细集料;将预热后的粗集料、部分细集料和沥青进行第一拌和,得到第一拌合料;将剩余细集料加入到所述第一拌合料中进行第二拌和,得到第二拌合料;将矿粉加入到所述第二拌合料中进行第三拌和,出料后得到热拌沥青混合料。本发明充分考虑了不同岩性与比表面积集料吸附沥青能力的差异,改变了常规的全部粗细集料一次投放的拌和方法,将集料按比例分次投放;并首次提出总黏附功的概念,作为集料分次添加比例的量化依据,显著改善了热拌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效果与路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方 法。
背景技术
目前,热拌沥青混合料室内常规拌和工艺通常是将全部粗细集料一次性 投放入拌锅中,所有集料同时吸附热沥青。这种常规的拌和方法往往忽略了 不同集料的岩性与比表面积对其吸附沥青的能力的影响,从而导致了不同集 料表面的沥青膜厚的不均匀性,细集料表面的沥青膜相对较厚,粗集料表面 的沥青膜薄而光滑,在棱角上的沥青膜更薄,甚至没有沥青膜,即便同一粒 径规格的集料,岩性不同,其表面吸附的沥青膜厚也存在一定差异,进而对 热拌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效果、路用性能造成一定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方法。本 发明提供的拌和方法充分考虑了不同岩性与比表面积集料吸附沥青能力的 差异,将集料按比例分次投放,显著改善了热拌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效果与路 用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沥青和集料分别进行预热,所述集料包括粗集料和细集料;
将预热后的粗集料、部分细集料和沥青进行第一拌和,得到第一拌合料;
将剩余细集料加入到所述第一拌合料中进行第二拌和,得到第二拌合料;
将矿粉加入到所述第二拌合料中进行第三拌和,出料后得到热拌沥青混 合料;
所述第一拌和的过程中,粗集料和部分细集料对应沥青的总黏附功与第 二拌和过程中剩余细集料对应沥青的总黏附功的比值为0.98~1.02,且所述部 分细集料的比表面积小于剩余细集料的比表面积;所述总黏附功以式1进行 计算:
ΔG=∑SSAi·Wasi 式1;
式1中,ΔG为总黏附功,mJ·Kg-1;SSAi表示粗集料或细集料的比表 面积,m2·Kg-1;Wasi表示粗集料或细集料对应沥青的黏附功,mJ·m-2;∑表 示求和。
优选地,所述沥青为70#石油沥青和/或SBS改性沥青。
优选地,所述集料为石灰岩和/或玄武岩。
优选地,所述矿粉为石灰岩矿粉。
优选地,所述沥青的预热温度为150~175℃。
优选地,所述集料的预热温度为180~190℃。
优选地,所述第一拌和、第二拌和第三拌和的温度独立地为150~175℃, 时间独立地为60~90s。
优选地,所述矿粉在加入前需进行预热;所述预热的温度为180~190℃。
优选地,所述出料的温度为150~17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928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速公路用沥青混合料的运输设备
- 下一篇:用于控制铺路机速度的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