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电磁干扰的热交换器组件及空调装置的热源单元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93097.3 | 申请日: | 2019-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829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闫松雪;宋琪;周明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5B39/02 | 分类号: | F25B39/02;F25B39/04;H02M1/4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骆希聪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 干扰 热交换器 组件 空调 装置 热源 单元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的热源单元,包括热交换器组件和压缩机组件。热交换器组件设在第一壳体内且具有至少一热交换器、第一控制部、风扇驱动器以及风扇,所述第一控制部电性连接所述风扇驱动器,所述风扇驱动器电性连接所述风扇,其中所述风扇驱动器包括抗电磁干扰组件。压缩机组件设于与所述第一壳体分离的第二壳体内,所述压缩机组件具有压缩机以及第二控制部,所述第二控制部连接所述第一控制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装置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装置的热源单元中安装自由度提升及与其相关的抗电磁干扰的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目前,采用可单独控制多台室内机的楼宇多联机来作为楼宇空调使用的事例正在增多。一个室外机单元中,热交换器和压缩机装于同一壳体,大规模的楼宇需要安装很多室外机。因为室外机热交换器必须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所以安装位置有限制。另外,压缩机方面必须考虑运转噪音不得影响周围,安装位置受限。又及,附属于压缩机或室外机热交换器的风扇通过变频器调节功率,从而有利于舒适性及节能。变频器引发的谐波会造成电磁干扰。进而,最近的楼宇为了提高美观度,希望能够达到看不见室外机的安装效果,这成为室外机安装方面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热交换器的安装自由度较高、抗电磁干扰的热交换器组件及空调装置的热源单元。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出一种空调的热源单元,包括热交换器组件和压缩机组件。热交换器组件设在第一壳体内且具有至少一热交换器、第一控制部、风扇驱动器以及风扇,所述第一控制部电性连接所述风扇驱动器,所述风扇驱动器电性连接所述风扇,其中所述风扇驱动器包括抗电磁干扰组件。压缩机组件设于与所述第一壳体分离的第二壳体内,所述压缩机组件具有压缩机以及第二控制部,所述第二控制部连接所述第一控制部。本方案通过将热交换器组件和压缩机组件分离设置,提高了热交换器组件安装的自由度。并且可以由风扇驱动器就近提供驱动电流给风扇,而不必如现有技术那样通过由压缩机很长的线路提供驱动电流给热交换器的风扇。再者,抗电磁干扰组件可以滤除电磁干扰,使得热交换器组件可以抗电磁干扰。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风扇驱动器具有供电组件,所述供电组件连接外部电源,且所述抗电磁干扰组件电性连接所述供电组件。本实施例中供电组件连接外部电源,而通过抗电磁干扰组件电性连接供电组件,可以将来自外部电源波形中的电磁干扰滤除。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压缩机组件还包括设在所述第二壳体内的供电端子台,所述压缩机通过所述供电端子台连接外部电源。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风扇驱动器电性连接所述供电端子台。本实施例中热交换器组件的风扇驱动器电性连接供电端子台,从而可以通过压缩机组件供电。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间布置有信号线,所述第一控制部和所述第二控制部通过所述信号线电性连接。本实施例中通过信号线实现第一控制部和第二控制部的通信,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部无线连接所述第二控制部。本实施例中通过无线方式实现第一控制部和第二控制部的通信,使得热交换器组件的安装更为灵活。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信号线配置为进行基带通信。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热交换器组件包括多个热交换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每个热交换器还具有一个热敏电阻和/或一个EV阀,所述热敏电阻和/或EV阀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控制部。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空调装置的热交换器组件,设于第一壳体内且具有至少一热交换器、第一控制部、风扇驱动器以及风扇,所述第一控制部电性连接所述风扇驱动器,所述风扇驱动器电性连接所述风扇,其中所述风扇驱动器包括抗电磁干扰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金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大金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930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