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体变结构的血管支架覆膜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93366.6 | 申请日: | 2019-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046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陈涛;杜广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百优达生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06 | 分类号: | A61F2/06;A61F2/07 |
代理公司: | 32224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2601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架覆膜 人造血管 覆膜 编织 血管支架覆膜 无间隙连接 一体式结构 聚酯长丝 弯曲性能 无缝连接 血管支架 织物结构 变结构 经纬纱 支架段 制造 压缩 编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体变结构的血管支架覆膜及其制造方法,包括无间隙连接的人造血管和支架覆膜,通过采用聚酯长丝编制而成的织物结构,所述的支架覆膜厚度约为所述的人造血管厚度的50%。本发明通过采用编织的方法,制造无缝连接的具有人造血管和支架覆膜的一体式结构,通过编织时调整经纬纱的密度,一方面将覆膜的直径进行变化,形成变直径的形状,另一方面降低了支架段覆膜部分的厚度,不仅能够提升了血管支架的弯曲性能,同时有利于将支架覆膜压缩到较细的输送鞘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人造血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变结构的血管支架覆膜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覆膜支架是由支架段与覆膜缝合而形成的带覆膜支架,利用覆膜的低渗透性和支架的支撑功能,将覆膜固定于病变两端正常血管壁,使得血流走行于覆膜内,与瘤腔隔绝,假腔血栓化,从而实现治疗病变血管的效果。
进一步的人造血管支架是带人造血管端的覆膜支架,临床时可以一段与人体的血管进行吻合,而目前用于临床的主动脉覆膜支架大多为PET材料,但是由于人造血管段与支架段的覆膜采用同一结构的方式,由于覆膜的厚度较大,使得支架段部分在于覆膜缝合后质感较硬,弯曲时较为困难,而且不易于压缩到比较细的输送鞘内。将支架段部分的覆膜采用厚度较低的方式时,需要与人工血管部分进行缝合,这样会产生较为明显的缝合叠加部分,不仅增加了此部分的厚度,而且容易在缝合处形成血栓,因此增加了产品的生产难度的同时也为临床效果带去了隐患。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一体变结构的血管支架覆膜及其制造方法。
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一体变结构的血管支架覆膜,包括无间隙连接的人造血管和支架覆膜,通过采用聚酯长丝编制而成的织物结构,所述的支架覆膜厚度约为所述的人造血管厚度的50%。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人造血管的厚度为0.300mm~0.350mm。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架覆膜的厚度为0.150mm~0.200mm。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人造血管和所述的支架覆膜直径不同。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支架覆膜的直径小于所述的人造血管的直径,所述的支架覆膜从两者的连接位置开始在一定的长度范围内其直径呈线性均匀下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人造血管段为具有缎纹结构的织物,所述的支架段覆膜为具有平纹结构的织物。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支架段覆膜的经纬纱密度小于所述的人造血管段经纬纱密度。
采用聚酯长丝编织如上所述的一种一体变结构的血管支架覆膜的方法,包括采用6上4下的织法编织缎纹组织结构作为人造血管部分,之后通过提花控制法降低纱线的数目并采用1上1下的织法编织平纹组织结构作为支架覆膜部分,编织过程中经纬纱的密度根据人造血管部分或支架覆膜部分的厚度和直径进行调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采用编织的方法,制造无缝连接的具有人造血管和支架覆膜的一体式结构,通过编织时调整经纬纱的密度,一方面将覆膜的直径进行变化,形成变直径的形状,另一方面降低了支架段覆膜部分的厚度,不仅能够提升了血管支架的弯曲性能,同时有利于将支架覆膜压缩到较细的输送鞘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人造血管,2-支架覆膜。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百优达生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百优达生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933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物可降解美容提拉线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4维仿生鼻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