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RS-422通信隔离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93778.X | 申请日: | 2019-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659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6 |
发明(设计)人: | 胡小菊;李柯洁;董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曙光航空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3/40 | 分类号: | G06F13/40;H03K19/0175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陆峰 |
地址: | 100028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rs 422 通信 隔离 电路 | ||
本发明涉及一种RS‑422通信隔离电路,包括电源隔离电路、主控MCU芯片、磁耦隔离芯片、RS‑422收发器、终端匹配电阻电路,实现通信设备差分信号与主控MCU的COMS电平信号的转换和隔离,具有通用性强、可靠性高、抗干扰、体积小、成本低等优点,能够很好地满足机载发电机控制装置RS‑422串行通信的应用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电机控制技术,涉及对机载发电机控制器通信电路的优化和改进。
背景技术
嵌入式串行通信系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对传统机载设备的改造中,在现代航空机载计算机中就大量使用异步串行通信总线RS-422完成机载设备间的信息交互。主控计算机与被控制系统通过RS-422接口实现信号传输,而被控制系统的应用往往比较复杂,会存在高压、雷击、大电流、强电磁耦合等情况,而如果直接将其与主控计算机系统连在一起,这些危险信号就有可能毁坏整个系统,对整个机载计算机系统造成极大的危害。鉴于上述直接交联情况的缺点,如何解决通信应用中通信接口的抗干扰性、通信接口的灵活通用性配置、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等系列问题成为关注的热点。
目前通用的接口形式:(1)串口芯片;这种方式不具有隔离效果,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差,可靠性较低,从而影响上位机和下位机的通信;(2)串口芯片+外部串口隔离器,这种方式不能实现真正的电气隔离,通信的稳定性、可靠性和抗扰性都差强人意;(3)专用串口隔离芯片+隔离电源,此方式的专用串口隔离芯片成本较高,而且通信与隔离功能集成于单一芯片中,芯片发热严重,在高速数字系统中,自身也是一种干扰源,对PCB的要求较高,总体成本较高;(4)串口芯片+光耦隔离+隔离电源,这种方式在电气隔离方面效果较好,但是接收和发送都需要光耦隔离,芯片数量多,所占用板子面积大,再者光耦的开关频率对串口通信速率也是一种制约,且光耦隔离器具有的电流传输比不确定、非线性传递函数以及温漂对通信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都是一种威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航空机载设备通信系统的特点,提出一种RS-422通信隔离电路,在机载强耦合的电磁环境中,保证通信的抗干扰性和高可靠性;同时在功能改善的前提下,更经济和轻巧化。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提出一种RS-422通信隔离电路,其框图如图1所示。RS-422通信隔离电路包含两个网络分别为主控MCU电源网络和RS-422通信电源网络,两者通过电压隔离芯片U1和双通道磁耦数字隔离芯片U3实现隔离,其原理图如图2所示。
主控MCU电源网络,包括电源隔离电路1、主控MCU芯片U2和磁耦数字隔离器U3。
RS-422通信电源网络,包括电源隔离电路1、磁耦数字隔离器U3、RS-422收发器U4和终端匹配电阻电路2。
电源隔离电路1,包括两侧独立的电源和地以及隔离稳压电源芯片U1,隔离稳压电源芯片U1的输入正端1脚接入主控电路供电电源3.3V。
主控MCU芯片U2为DSP数字处理芯片,主控MCU芯片U2的3个外部接口为DSP的SCI接口,SCITXD为SCI数据发送引脚,SCIRXD为SCI数据接收引脚,DGND接入主控系统的公共数字地。
磁耦数字隔离器U3共8个管脚,分为左、右两端,分别为:1脚为左端供电电源,接入3.3V,2脚为左端逻辑输出A,与主控MCU芯片U2的SCIRXD连接,3脚为左端的逻辑输入B,与主控MCU芯片U2的SCITXD连接,4脚为左端的电源地,接地DGND,5脚为右端电源地,接地RGND,6脚为右端的逻辑输出B,与RS-422收发器U4的3脚连接,7脚为右端的逻辑输入A,与RS-422收发器U4的2脚连接,8脚为右端的供电电源,接入R3.3V,其中左端的1脚和4脚之间接入旁路电容C1,右端的8脚和5脚之间接入旁路电容C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曙光航空电气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曙光航空电气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937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