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缸盖罩排水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94213.3 | 申请日: | 2019-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257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4 |
发明(设计)人: | 刘显宏;董家枝;磨小重;蒙小聪;覃海玉;许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7/00 | 分类号: | F02F7/00;F02F1/24 |
代理公司: | 45121 南宁曙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赖立强 |
地址: | 537005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缸盖罩 凹陷部 出水道 进水道 气缸盖 排水结构 连通 发动机零部件 排水方式 出水口 缸盖罩 进水口 侧壁 侧边 贯穿 加工 | ||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零部件领域,具体是一种缸盖罩排水结构,包括贯穿设置在气缸盖罩的凹陷部的下方且与凹陷部连通的进水道,设置在气缸盖内的出水道;出水道与进水道连通,进水道的进水口的高度小于凹陷部的底部,出水道的出水口设置在气缸盖的侧壁上。本发明解决了气缸盖罩侧边难以设计排水结构的问题,采用从气缸盖罩底部经由气缸盖端面的排水方式,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零部件领域,具体是一种缸盖罩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柴油发动机设计开发中,缸盖罩设计结构复杂,在某些中间部位需要设计成凹陷部位,发动机清洗过程中,凹陷部位容易存在积水,积水很难清理干净,长时间积水会造成零部件腐蚀,也容易造成气缸盖罩失效。
为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CN206309488U提出了一种排水型气缸盖罩,包括气缸盖罩本体,所述气缸盖罩本体顶部中间向内凸出形成下凹部,下凹部侧壁设置有用于积水流出的出水口;还包括迷宫罩板,所述迷宫罩板密封设于下凹部与气缸盖罩的侧围之间使气缸盖罩本体内形成用于油气分离的迷宫通道;所述出水口位于气缸盖罩沿其长度向的后端;通过排水口设置于下凹部沿长度方向的后端,下凹部顶部积水沿气缸盖罩本体长度方向直接排出。
又如中国专利CN202081998U公开的一种汽车发动机气缸盖罩,其底部开有排水槽,进一步地可于螺栓孔周围设有挡水环形凸台,可实现不影响气缸盖罩内部结构、安装结构及使用性能的同时,使气缸盖满足自然排水要求
上述两种结构均在气缸盖罩本体侧面上设置排水结构,虽然能解决发动机气缸盖罩积水问题,能够对气缸盖罩顶部积水进行有效排放,但仍然存在一定问题,在发动机轻量化的要求下,气缸盖罩结构更加紧凑,在气缸盖罩侧部设计出水结构较为困难,布置空间不足,结构设计较为复杂,特别是在小型发动机中,设计气缸盖罩侧壁的出水结构难以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缸盖罩排水结构,解决了气缸盖罩侧边难以设计排水结构的问题,采用从气缸盖罩底部经由气缸盖端面的排水方式,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在紧凑型气缸盖罩本体中,气缸盖罩本体侧壁难以设计积水排出结构,一种缸盖罩排水结构,包括贯穿设置在气缸盖罩本体的凹陷部的下方且与所述凹陷部连通的进水道,设置在气缸盖内的出水道;所述出水道与所述进水道连通,所述进水道的进水口的高度小于所述凹陷部的底部,便于积水全部排出,所述出水道的出水口设置在所述气缸盖的侧壁上。在下雨天、洗车或发动机清洗时,发动机气缸盖罩本体上常会积存大量的水无法排出,本发明将所述气缸盖罩本体的积水从气缸盖罩本体的凹陷部的经由所述进水口,由上到下,通过所述进水道,流经所述气缸盖上的出水道,从气缸盖侧壁上的出水口排出,本发明所述的排水结构克服了气缸盖罩本体凹陷结构的排水局限性,取消了气缸盖罩本体侧壁设计排水结构的方案,解决了紧凑型气缸盖罩本体的积水排出问题,结构简单,所述进水道和所述出水道采用钻孔方式加工,加工方法简单,成本低。
所述进水道设置在接近所述出水口的所述气缸盖罩本体的一端,所述进水道和所述出水口接近,减少排水通道的长度,减少排水阻力,排水效率高;此外,方便发动机上部积水排出时,将发动机一端抬高,将积水聚集到排水结构附近,提高排水效率。
优选的,所述出水口设置所述气缸盖的端面上,避免了将积水排出到发动机的进气侧和排气侧,减少积水排出对发动机关键进排气部件部件的影响。
优选的,所述出水道相互连通的包括水平出水道和竖直出水道,所述竖直出水道与所述进水道同轴,便于从侧壁上加工出水道,便于从气缸盖罩本体顶部垂直加工进水道,降低加工成本。
优选的,所述竖直出水道与所述进水道内径相同,可采用一把钻头加工出所述竖直出水道与所述进水道,两次钻孔加工就可加工出所述进水道和所述出水道,减少加工工序,降低成本。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还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942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