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鞋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94268.4 | 申请日: | 2019-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110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施淑媚 | 申请(专利权)人: | 施淑媚 |
主分类号: | A43B9/12 | 分类号: | A43B9/12;A43D25/047;A43D25/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鞋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鞋工艺,其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选好材料:选好相互间尺寸匹配的鞋底和鞋面,然后将得到的鞋面冲裁片喷印缝线轨迹;B、烘干定型:将喷印有缝线轨迹的鞋面冲裁片进行缝制,制成所需要的帮面,在鞋底和鞋面以及帮面结合的位置涂覆上胶水,并对鞋底和鞋面进行烘干定型。本发明通过在烘干定型上增加了双层涂胶,可以增加鞋面与鞋底之间连接的牢固性,同时对于胶水进行多次烘干定型,保证胶水的凝固程度,不会使鞋子发生断裂或开胶,进而提高鞋子的整体质量,同时解决了在制鞋过程中需要在成品鞋的鞋底涂上胶水,之后将鞋面通过胶水粘接于鞋底内,而且粘接后需要将鞋子上的胶水自然晾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制鞋工艺。
背景技术
鞋子是以皮、布、木、草、塑料丝等为材料制作的穿在脚上、走路时着地的东西,鞋子有着悠久的发展史,大约在5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就出现了兽皮缝制的最原始的鞋,鞋子是人保护脚不受伤的一种工具,最早人们为了克服特殊情况下,不让脚难受或者受伤,就发明了毛皮鞋子,鞋子发展到现在,就形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各种样式功能的鞋子随处可见。
鞋子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鞋子是通过一个个工艺制成的,在制鞋过程中需要在成品鞋的鞋底涂上胶水,之后将鞋面通过胶水粘接于鞋底内,而且粘接后需要将鞋子上的胶水自然晾干,这样浪费大量时间,且生产成本高,降低鞋子的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鞋工艺,具备可快速对鞋子上的胶水进行烘干定型的优点,解决了在制鞋过程中需要在成品鞋的鞋底涂上胶水,之后将鞋面通过胶水粘接于鞋底内,而且粘接后需要将鞋子上的胶水自然晾干,这样浪费大量时间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制鞋工艺,其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选好材料:选好相互间尺寸匹配的鞋底和鞋面,然后将得到的鞋面冲裁片喷印缝线轨迹;
B、烘干定型:将喷印有缝线轨迹的鞋面冲裁片进行缝制,制成所需要的帮面,在鞋底和鞋面以及帮面结合的位置涂覆上胶水,并对鞋底和鞋面进行烘干定型;
C、制作处理:将定型后的鞋底和鞋面进行初步粘贴结合形成初型鞋子,再对鞋面进行喷漆打蜡处理、自然晾干;
D、包装处理:最后将半成品鞋子进行定型,得到成品鞋子,对成品鞋子进行清洁处理,再依次进行配对、打包和装箱。
优选的,所述在步骤A中鞋面选用包括以下方法:根据预先的尺寸裁切好鞋面片材;根据鞋带孔的位置,将鞋面片材在水平面上打孔;将打孔好的鞋面片材在水平面上穿鞋带;将穿好鞋带的鞋面片材附着固定于塑性鞋楦上,并且准备好与其配对的鞋底,将鞋底和鞋面进行预定位,并且其二者的定位边缘画上轮廓线,以便涂覆上胶水。
优选的,所述在步骤B中将鞋面和鞋底的相配合部位分别涂刷第一层胶水,然后将鞋面和鞋底分别送入烤箱将胶水活化烤干,烤箱的上层温度为30℃-40℃,下层温度为50℃-60℃,烘烤时间为5-8分钟;然后再对鞋面和鞋底的相配合部位涂刷第二层胶水,再将鞋面和鞋底分别送入烤箱将胶水活化烤干,烤箱的上层温度为30℃-40℃,下层温度为50℃-60℃,烘烤时间3-4分钟,最后得到半成品鞋子。
优选的,所述在步骤C中鞋面和鞋底初步粘贴前可先对鞋面进行热加工处理,利用热熔胶机对表面的胶水进行定型,将温度控制在 80℃-100℃之间,时间要精确控制。
优选的,所述在步骤D中对鞋子定型后,将成品鞋子按照一定规格和尺码大小进行分类贴标签,然后进行包装,将包装后的鞋子通过运输设备装箱封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施淑媚,未经施淑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942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三维相变存储器的3D卷积运算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声障紧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