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保混合制冷工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95995.2 | 申请日: | 2019-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990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杨昭;张雷;邓秋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5/04 | 分类号: | C09K5/0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张建中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混合 制冷 工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保混合制冷工质,以质量百分比计,其包括1%‑90%的第一组分、1%‑90%的第二组分、1%‑90%的第三组分和1%‑97%的第四组分;其中:所述第一组分为三氟碘甲烷,所述第二组分为1,1,1,2‑四氟乙烷和五氟乙烷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三组分为反式‑1,3,3,3‑四氟丙烯、2,3,3,3‑四氟丙烯和二氟甲烷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四组分为1,1‑二氟乙烷、一氟乙烷、丙烯、丙烷、二甲醚和异丁烷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所提供的混合制冷工质,其GWP值相对R404A大幅度降低,ODP为0,环境性能优于R404A。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冷工质,特别涉及一种环保混合制冷工质。
背景技术
目前,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生态环境恶化,国际社会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限制高全球变暖潜能值(GWP)制冷剂的使用,并对高GWP类制冷剂的替代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新制冷剂具有零消耗臭氧潜能值(ODP),和尽可能低的GWP值。2016年通过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基加利修正案更是制定了更加严格的高GWP值类制冷剂的消减计划。中国作为合约签约国将在2045年实现消减80%(按CO2当量计算)的目标。因此,研究开发低GWP值的环保制冷剂迫在眉睫,由于受到制冷剂环保特性、燃爆特性和热力学性能间的矛盾限制,纯工质往往不能满足目前的需求,混合工质可以均衡制冷剂物性的特点,得到较大关注,但目前尚未找到较为完美的制冷剂替代方案。
在冷冻冷藏领域,目前较为常用的制冷剂为R404A、R507A,但是两者都具有较高的GWP值(GWP值高达4000),作为具有较低GWP值的R404A/R507A的替代物R454A、R454C、R455A、R457A和R459B等,虽然满足GWP值小于150的要求,但是都属于弱可燃(A2L)类混合制冷剂,充罐量不能超过1.2KG,因此只能用于冰箱、冷柜等小型设备,而在普通的冷库、冷藏运输车、冷藏集装箱等设备中无法使用。R448A、R449A作为R404A/R507A的替代物虽然属于不可燃制冷剂(A1级),但是GWP也高达1300,同时制冷性能低于R404A。
综上所述,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寻找具有低GWP值和良好热力学性能的制冷剂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环保混合制冷工质,该混合工质具有较低的GWP值、零ODP值,并可以取得较好的热力学性能参数,环境性能好,可以用来替代R404A和R134a制冷剂。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环保混合制冷工质,以质量百分比计,其包括1%-90%的第一组分、1%-90%的第二组分、1%-90%的第三组分和1%-97%的第四组分;其中:所述第一组分为三氟碘甲烷,所述第二组分为1,1,1,2-四氟乙烷和五氟乙烷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三组分为反式-1,3,3,3-四氟丙烯、2,3,3,3-四氟丙烯和二氟甲烷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四组分为1,1-二氟乙烷、一氟乙烷、丙烯、丙烷、二甲醚和异丁烷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以质量百分比计,其包括50%-68%的第一组分、9%-11%的第二组分、18%-32%的第三组分和5%-10%的第四组分。
进一步地,以质量百分比计,其包括50%的第一组分、11%的第二组分、29%的第三组分和10%的第四组分。
进一步地,以质量百分比计,其包括52%的第一组分、11%的第二组分、27%的第三组分和10%的第四组分。
进一步地,以质量百分比计,其包括67%的第一组分、10%的第二组分、18%的第三组分和5%的第四组分。
进一步地,以质量百分比计,其包括1%的第一组分、34.5%的第二组分、62%的第三组分和2.5%的第四组分。
进一步地,以质量百分比计,其包括5%的第一组分、35%的第二组分、56%的第三组分和4%的第四组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959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