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抑郁的固体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97564.X | 申请日: | 2019-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422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4 |
发明(设计)人: | 黄波;文小平;何天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鹊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2/39 | 分类号: | A23L2/39;A23L2/52;A23L2/66;A23L33/10;A23L33/105;A23L33/19;A23C9/152;A23C9/156;A23C9/154;A23C9/13;A23C9/16 |
代理公司: | 11654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荣娟 |
地址: | 20023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添加物 固体颗粒物 固体饮料 制备 第一混合物 抗性糊精 磷脂酰丝氨酸 罗汉果甜苷 无毒副作用 传统中药 肥胖人群 风味损失 服用方便 奶粉制品 质量稳定 谷物粉 淮小麦 适口性 大枣 得率 甘草 起效 无糖 西药 抑郁 樱桃 高血压 糖尿病 携带 申请 | ||
1.一种抗抑郁的固体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制备第一固体颗粒物,所述的第一固体颗粒物提取自原料物,所述的原料物包括大枣、甘草、淮小麦、樱桃;
制备第一添加物与第二添加物,其中,所述第一添加物包括磷脂酰丝氨酸和抗性糊精,第二添加物包括罗汉果甜苷和抗性糊精;
混合所述第一固体颗粒物与所述第一添加物和所述第二添加物,获取第一混合物;
将所述第一混合物与谷物粉和奶粉制品混合,形成所述固体饮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抗抑郁的固体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物中包括大枣5~15份、甘草1~6份、淮小麦5~15份、樱桃1~5份,所述组分为重量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抗抑郁作用的固体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谷物粉包括麦芽粉、紫薯粉、小麦苗粉、大麦苗粉、黑米粉、红豆粉、大米粉,所述奶粉制品包括脱脂奶粉、全脂奶粉、乳清蛋白粉、酸奶粉、浓缩牛奶蛋白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抗抑郁作用的固体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磷脂酰丝氨酸0.1~0.6份、罗汉果甜苷0~0.1份,所述组分为重量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抗抑郁作用的固体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自原料物中提取第一固体颗粒物的方法包括:
浸提:分别将所述原料物加入重量比为3~5倍的水中,在90~100摄氏度的温度条件下浸提特定时间;
分别执行所述浸提工艺一次以上,并分别获取提取液;
分别过滤、浓缩以及干燥所述提取液,混合所述提取液干燥后的产物制成所述第一固体颗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抗抑郁作用的固体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第一混合物制成预定粒径颗粒的工艺,包括:
制粒:将特定量的所述第一混合物置于湿法制粒机内,加入预定量的乙醇进行湿法制粒;
干燥:在50~80℃的条件下进行干燥;
整粒:将干燥后的所述第一混合物进行整粒,形成特定粒径的颗粒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抗抑郁作用的固体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添加物中磷脂酰丝氨酸和抗性糊精的重量份比为1:5~12,第二添加物中罗汉果甜苷和抗性糊精的重量份比为1:5~12。
8.一种具有抗抑郁作用的固体饮料,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固体颗粒物,所述的第一固体颗粒物提取自原料物,所述的原料物包括大枣、甘草、淮小麦、樱桃;
第一添加物与第二添加物,所述第一添加物包括磷脂酰丝氨酸和抗性糊精,第二添加物包括罗汉果甜苷和抗性糊精;
谷物粉和奶粉制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抗抑郁作用的固体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物中包括大枣5~15份、甘草1~6份、淮小麦5~15份、樱桃1~5份,所述组分为重量份。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抗抑郁作用的固体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谷物粉包括麦芽粉、紫薯粉、小麦苗粉、大麦苗粉、黑米粉、红豆粉、大米粉,所述奶粉制品包括脱脂奶粉、全脂奶粉、乳清蛋白粉、酸奶粉、浓缩牛奶蛋白粉,其中所述谷物粉的重量份为1~6份,奶粉制品的重量份为1~5份。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抗抑郁作用的固体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磷脂酰丝氨酸0.1~0.5份、罗汉果甜苷0~0.1份,所述组分为重量份。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抗抑郁作用的固体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饮料中抗性糊精为1~6份,所述组分为重量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鹊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鹊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9756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