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捕集系统能效指标COP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97971.0 | 申请日: | 2019-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940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邓帅;徐耀锋;付建欣;赵力;周杨洲;李双俊;赵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5/48 | 分类号: | G01N25/48 |
代理公司: | 12201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程小艳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捕集系统 能效评价 捕集 定量评估系统 能源转换效率 标准设定 能效指标 评价标准 测试法 样机 标准化 检测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碳捕集系统能效指标的标准化测试法,应用于碳捕集行业的能效评价,为这个缺乏一个定量评估系统效率的技术,提供一个能源转换效率的评价标准。对碳捕集系统的进气态参数进行标准设定与检测产品气态参数,得到值,使得被测碳捕集样机能够在一个标准下进行能效评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碳捕集技术的能效研究领域,尤其在于碳捕集能效的评价标准测试领域。
背景技术
工业碳排放导致的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暖,事态严重刻不容缓。而根据IEA指出的数据来看,碳捕集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能够减缓碳排放的技术,受到世界范围内的重视。但是碳捕集技术的高能耗问题限制了该技术的发展,因此各类研究发明专利,致力于碳捕集技术的节能降耗方面的研究。
碳捕集技术的发展受限于其单位捕集量高能耗问题,近些年来关于碳捕集系统能效研究与能效测试的发明主要有以下特征:
如公开号CN108421409A的发明专利涉及一种二氧化碳测试平台,自带脱硫硝模块,可适用于各类碳捕集电厂。如申请号CN201510529951.2的发明专利提出一种二氧化碳捕集系统,基于碳捕集系统的设置,通过第一热泵系统、第二热泵系统以及贫富液换热器的多次换热,能够有效地且充分地利用二氧化碳捕集系统内部的闲置余热,降低二氧化碳捕集系统的能量损耗,提高二氧化碳捕集系统的能量利用率、富液的解吸能力、贫液的再吸收能力以及二氧化碳的捕集纯度。如公开号CN106178817A发明专利提出大规模二氧化碳捕集系统及捕集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吸附室、干燥室、用于增加湿度的水箱、用于储存解吸附出来的二氧化碳的气罐;所述方法为:在二氧化碳吸附过程:大气进入吸附室,二氧化碳被吸附剂吸附,吸附后的气体重新回到大气中;吸附剂还原及二氧化碳储存过程:由水箱对气体加湿,高湿度气体进入吸附室,使饱和的吸附剂开始解吸附出二氧化碳,解吸附出的二氧化碳进入气罐,循环若干时间后二氧化碳完全解吸附,吸附剂实现再生。如公开号CN109813054A的发明专利所提到,利用液化天然气的冷能的二氧化碳捕集装置及发电系统,系统部件包括热交换器,利用与液化天然气的热交换使初次制冷剂冷却;冷却器,与热交换器相连,并且将利用与冷却物质的热交换进行冷却的捕集用制冷剂排出;以及捕集散热器,使从上述冷却器排出的捕集用制冷剂与烟气进行热交换,从而分离上述烟气所包含的二氧化碳并进行捕集。
综上所述,现有专利并没有涉及到碳捕集技术能效评价指标方面,也没有对碳捕集系统的能效指标进行测试的专利,更没有将测试方法统一作为标准化的专利。
因此,本发明提出的标准化测试法,对于促进碳捕集系统能效评价有极大的意义,促进碳捕集能效评价体系的完善。
发明内容
碳捕集系统的标准测试方法,结合具体实例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人的发明专利“一种碳捕集系统能效指标”中首次提出,本发明针对碳捕集系统的值的测定方式进行标准化制定,提供一种行业内具体的标准测试方法以作参考。
的表达式如式(1)
首先是碳捕集系统标准化测试法的概念:将碳捕集系统的处于一个标准的测试状态,锁定外界因素(如标况对比下),规定进气参数,提供一个统一的测试标准,来进行测试碳捕集系统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979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