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高延展性的EH32级海洋工程用钢及钢板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99129.0 | 申请日: | 2019-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465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叶其斌;周成;田勇;王昭东;阚立烨;王庆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33/04 | 分类号: | C22C33/04;C22C38/02;C22C38/04;C22C38/06;C21D6/00;C21D8/02;C21D9/00;B21B1/46;B21B37/00;B21B37/58;B21B37/74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陈玲玉 |
地址: | 110819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延展性 eh32 海洋工程 钢板 制造 方法 | ||
具有高延展性的EH32级海洋工程用钢及钢板的制造方法,属于钢铁材料制备领域。所述EH32级海洋工程用钢的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C:0.05~0.11%,Si:0.10~0.30%,Mn:1.00~1.50%,P:≤0.01%,S:≤0.01%,Als:0.01%~0.05%,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从合金元素含量、钢质洁净度控制、工艺优化与参数选择、微观组织控制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大量且系统的试验研究,最终制造的EH32级别钢板具有高延展性,低温韧性优异,良好的断裂韧性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铁材料制备领域,特别具有高延展性能、低温冲击韧性和断裂韧性试验性能优异的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虽然涉及海洋工程装备的海上事故不断减少,然而严重的海难时有发生,常会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生命损失。因此,重要的不仅是提供防止海洋工程装备碰撞和搁浅的措施,而且还要在发生海难时尽量减少损失。
目前,建造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的钢板不仅要求具有良好的强韧性匹配、低温韧性、易焊接等性能要求,而且特别提出了要求钢板具有高延展性能,目的是在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发生碰撞和搁浅时,让钢板吸收碰撞的能量,从而提高装备的抗碰撞能力,此项发明将为实现更安全、更可靠的海上运输做出贡献。
公开号为CN108330407A的发明专利提出一种低碳TMCP工艺EH36船板及其生产方法。该专利成分添加了微合金元素Nb:0.030~0.045%,V:0.030~0.045%,Ti:0.008~0.020%,增加了生产成本;另外该技术生产工艺开发的钢板延伸率小于30%。
公开号为CN103510000A的发明专利提出高韧性低NDT温度的船舶及海洋工程用钢材及生产工艺。该专利成分添加了微合金元素Nb:0.015~0.030%,Ti:0.005~0.020%,另外该技术生产工艺复杂,生产周期长,生产成本较高。
公开号为CN105063485A的发明专利提出一种355MPa级低温韧性厚钢板及其制备方法。该专利添加了Nb:0.015~0.045%,V:0.020~0.050%,Ti:0.008~0.020%,增加了生产成本;另外该技术生产工艺开发的钢板延伸率小于30%。
本发明通过合金减量化,采用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工艺调控钢板的显微组织和晶粒尺寸,得到成材率高、强度和韧性稳定、特别具有高延展性的钢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高延展性的EH32级海洋工程用钢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EH32级别钢板具有高延展性(延伸率≥33%),低温韧性优异(-40℃冲击功≥200J),良好的断裂韧性(NDTT温度≤-40℃)的特点。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从合金元素含量、钢质洁净度控制、工艺优化与参数选择、微观组织控制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大量且系统的试验研究,最终确定了可满足本发明目的合金元素配比及制备工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具有高延展性的EH32级海洋工程用钢,所述EH32级海洋工程用钢的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C:0.05~0.11%,Si:0.10~0.30%,Mn:1.00~1.50%,P:≤0.01%,S:≤0.01%,Als:0.01%~0.05%,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具有高延展性的EH32级海洋工程用钢板的制造方法,步骤如下:
(1)冶炼工艺:按照EH32级海洋工程用钢的成分配比进行冶炼,冶炼、连铸后得到连铸坯,冶炼过程中,LF和RH精炼炉处理时间均为10~30min,中包钢水过热度≤25℃,全程保护浇铸;钢中A、B、C、D类夹杂物满足:A≤0.5、B≤0.5、C≤1.0、D≤1.0的要求。
(2)加热工艺:为防止加热过程中钢坯过热、原始奥氏体晶粒粗大,加热温度控制在1150~12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991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