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终端的防盗方法、该智能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99223.6 | 申请日: | 2019-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208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肖明;李凌志;吴少波;李如森;王素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72463 | 分类号: | H04M1/72463;H04M1/72421;H04W4/029 |
代理公司: |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 11352 | 代理人: | 李佳铭;王芳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深南大道97***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终端 防盗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一种智能终端的防盗方法、该智能终端及计算机可读介质。本发明中提出的防盗方法可以检测对智能终端的强制关机操作,并需输入匹配的安全密码才可执行该强制关机操作,而当在有限次数内无法输入正确的安全密码,则启动智能终端的防盗模式,例如通过智能终端的当前位置信息、发报警提示信息、利用该智能终端显示报警提示信息、拨打报警电话、自动备份智能终端信息后并删除智能终端信息等,不仅提醒用户其智能终端遗失,并为其提供找寻该智能终端的线索,使用户能够在短时间内准确地定位并找寻到其智能终端,而且可以保护用户的隐私不被随意查看,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终端防盗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终端的防盗方法、该智能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终端迭代更新的速度不断提高,智能终端的功能性越来越强,除了高便捷、高清晰度的通信功能外,支付、交通指南等等各种生活、学习工具的高度集成,使得用户对智能终端的依赖性越来越高。但是,也正是因为用户随时随地会携带智能终端,使得智能终端被遗失的可能性提高了,从而,如何能够在用户无意遗失智能终端后,如何提醒用户及时找寻智能终端成为智能终端的不断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当前,许多手机具有查找我的手机的功能,用户在意识到丢失了自己的手机后,可以在同厂家出产的手机上登录查找我的手机的应用程序,通过输入自己手机的账户名及密码的形式,从而实现找寻遗失的手机。但是该方法首先需要用户意识到自己丢失了手机,同时,还需要用户记得自己手机的用户名及密码。然而,如果用户不能及时意识到自己智能终端的遗失,而,偷到或者捡到用户智能终端的他人在这期间已经对用户的智能终端进行了强制刷机的操作,或者用户忘记了自己的智能终端的账户名或者密码导致无法找寻其智能终端,不仅造成用户的财产损失,同时导致生活、工作及学习等的各种不便利。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智能终端的防盗方法、该智能终端及计算机可读介质。本发明中提出的防盗方法可以检测对智能终端的强制关机操作,并需输入匹配的安全密码才可执行该强制关机操作,而当在有限次数内无法输入正确的安全密码,则启动智能终端的防盗模式,例如通过智能终端的当前位置信息、发报警提示信息、利用该智能终端显示报警提示信息、拨打报警电话、自动备份智能终端信息后并删除智能终端信息等,不仅提醒用户其智能终端遗失,并为其提供找寻该智能终端的线索,使用户能够在短时间内准确地定位并找寻到其智能终端,而且可以保护用户的隐私不被随意查看,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具体地,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智能终端的防盗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接收关机指令;
S2:按照预设策略进行安全密码验证;
S3:根据验证结果,控制所述终端进入预设模式。
优选地,上述防盗方法中,在所述步骤S2之前,还包括:
检测所述智能终端是否与一第二设备连接;
若否,则执行步骤S2;
或,若是,则不执行步骤S2,并控制所述终端进入正常关机模式。
优选地,上述防盗方法中,所述第二设备为预设防盗验证设备和/或与所述智能终端建立过连接关系的历史连接设备。
优选地,上述防盗方法中,所述智能终端与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建立连接关系,所述步骤S2包括:所述智能终端通过所述第二设备、所述智能终端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安全密码验证。
优选地,上述防盗方法中,所述步骤S2包括:若安全密码验证的结果为验证失败,通过所述第二设备、所述终端中的至少一个发出验证失败的信息提示。
优选地,上述防盗方法中,所述安全密码包括数字密码、字符密码、图形密码、指纹密码、虹膜密码或者人脸密码中的至少一种;及所述预设模式为防盗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992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消息合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事件提醒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