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带病毒昆虫残体的氨基酸水解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99475.9 | 申请日: | 2019-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904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尹涛;陈娇;林春鸿;高琪;陶佩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楚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C11/00 | 分类号: | C05C11/00 |
代理公司: | 11228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瑛 |
地址: | 430100 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经***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残体 病毒 昆虫 氨基酸水解液 制备 糖类 有机组分含量 原材料来源 质量百分比 氨基酸液 工业领域 化学水解 昆虫病毒 生产原料 市场应用 深加工 稀碱液 稀酸液 再利用 工段 提纯 除杂 水解 脂类 蛋白质 节约 转化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带病毒昆虫残体的氨基酸水解液,其由按质量百分比计的如下组分制备得到:带病毒昆虫残体40~85%、稀酸液10~60%、稀碱液0~15%。该发明的原材料来源广泛并易于获得,而且昆虫病毒是纯度较高的蛋白质,其它种类的有机组分含量较低,水解后的氨基酸液中糖类、脂类等成分含量较低,对深加工过程涉及的提纯和除杂工段造成的影响较小。本发明还提供了基于带病毒昆虫残体的氨基酸水解液的制备方法,利用化学水解的方法将带病毒昆虫残体进行再利用,转化成新的产品,作为其它领域的生产原料,既节约了资源,提高了病毒工业本身的效益,也促进其它工业领域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氨基酸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带病毒昆虫残体的氨基酸水解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昆虫病毒是应用于植物保护领域的一项成熟的技术,因昆虫病毒具有靶向性高、虫群内传染性强、环境友好等特点,在农业虫害的绿色生态防控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种类涉及到蟑螂、夜蛾、菜青虫、松毛虫、棉铃虫、茶尺蠖等多个物种和品种,毒种及毒源极其广泛,且均取自于自然。
而昆虫病毒在工业生产中经分离纯化后,会残留大量的昆虫病残体,病残体中仍有大量病毒体,这些病毒体本身包含有多种特异性氨基酸,且这些特异性氨基酸大多可作为农业、工业甚至医学领域的深加工之用。在农业领域可以进一步深加工为氨基酸类的功能肥料,对作物生长起到特殊的调控作用;在工业领域可用于进一步提纯或深加工成各种产品;在医学领域可用于提纯或深加工成各种中间体。
另外,带病毒昆虫残体是昆虫病毒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废弃物,本身带有特殊的令人不悦的气味,若不经过处理一方面会对人群居住环境造成影响,另一方面也会增加废弃物处理的负担。然而,目前国内利用病毒工业的昆虫病残体废弃物进行再利用生产氨基酸的技术较少,主要由于国内的昆虫病毒工业进行相关研究的机构较少,针对构成昆虫病毒的特异性氨基酸与其它工业领域需求的相容性还未有深入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带病毒昆虫残体废弃造成环境污染,及增加废弃物处理负担,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带病毒昆虫残体的氨基酸水解液,其由按质量百分比计的如下组分制备得到:带病毒昆虫残体40~85%、稀酸液10~60%、稀碱液0~15%。
进一步的,所述带病毒昆虫残体为蜚蠊目昆虫病残体、鳞翅目昆虫病残体、鞘翅目昆虫病残体中的至少一种;其中,蜚蠊目昆虫病残体如美洲大蠊病残体、德国小蠊病残体、白蚁病残体等,鳞翅目昆虫病残体如苜蓿银纹夜蛾病残体、甜菜夜蛾病残体、斜纹夜蛾病残体、菜青虫病残体、松毛虫病残体、棉铃虫病残体、茶尺蠖病残体,鞘翅目昆虫病残体如独角仙病残体、金龟子病残体等。
进一步的,所述稀酸液为稀盐酸溶液、稀硫酸溶液、稀醋酸溶液、稀硝酸溶液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稀碱液为稀氢氧化钠溶液、稀氢氧化钾溶液、稀碳酸钠溶液、稀碳酸氢钠溶液、稀碳酸钾溶液、稀碳酸氢钾溶液中的至少一种。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基于带病毒昆虫残体的氨基酸水解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带病毒昆虫残体的预处理
将带病毒昆虫残体在清洗液中搅拌清洗,清洗后的带病毒昆虫残体洗液经过两级过滤除去杂质,并分离清洗液,将清洗过滤后的带病毒昆虫残体烘干,并将烘干后的带病毒昆虫残体粉碎至均匀的粉末状;
2)水解
将上述粉末状的带病毒昆虫残体加入到稀酸液中进行水解反应;
3)中和
将上述水解后的反应液用稀碱液中和至弱酸性或中性,并将中和后的反应液过滤,得到滤液即为氨基酸水解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楚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楚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994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