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缩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00313.6 | 申请日: | 2019-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79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李东根;金性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LG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4C29/00 | 分类号: | F04C29/00;F04C18/02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崔炳哲;向勇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缩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缩机,包括:密封外壳,具有排出制冷剂气体的排出空间;电动部,设置在所述密封外壳内并提供旋转驱动力;压缩部,设置在所述密封外壳内并压缩制冷剂气体;以及旋转轴,利用所述电动部的旋转驱动力来运转所述压缩部,在所述旋转轴上形成有制冷剂流路,所述制冷剂流路将由所述压缩部压缩的制冷剂气体引导到所述排出空间。通过这种结构,制冷剂气体可以不经由其他部位而直接排出到排出空间,从而能够使流动阻力最小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了改善的制冷剂引导结构的压缩机。
背景技术
通常,压缩机是用于生成高压或输送高压流体等的机器,在应用于冰箱或空调等的冷冻循环的压缩机的情况下,执行压缩制冷剂气体并将其传输到冷凝器的功能。
这种压缩机根据压缩制冷剂气体的方式,被分为往复式压缩机、旋转式压缩机以及涡旋式压缩机等。
尤其,所述涡旋式压缩机构成为,在密闭容器内部空间固定有固定涡旋盘,旋转涡旋盘与该固定涡旋盘咬合并进行旋转运动,通过在固定涡旋盘的固定涡卷和旋转涡旋盘的旋转涡卷之间连续地生成的压缩室来连续且重复地执行制冷剂气体的吸入、逐渐压缩以及吐出。
另外,所述涡旋式压缩机根据电动部的位置,可以被分为上部压缩式压缩机和下部压缩式压缩机所述,电动部传递动力以使由固定涡旋盘和旋转涡旋盘构成的压缩部和所述旋转涡旋盘旋转,并且,所述涡旋式压缩机根据制冷剂气体的供应位置,可以被分为低压式压缩机和高压式压缩机。
其中,所述下部压缩式压缩机构成为,所述压缩部位于密封外壳内的下侧空间,并且,电动部位于所述密封外壳内的上侧空间,所述上部压缩式压缩机构成为,所述压缩部位于密封外壳内的上侧空间,并且,电动部位于所述密封外壳内的下侧空间。
并且,所述低压式压缩机是将制冷剂气体供应到所述密封外壳的内部空间之后间接地向所述压缩部提供的方式,所述高压式压缩机是直接将制冷剂气体提供到所述压缩部的方式。
近年来,提供了由高压式压缩机构成所述下部压缩式压缩机的产品,对此,如韩国公开专利第10-2016-0020190号、韩国公开专利第10-2018-0083646号、韩国公开专利第10-2018-0086749号等中所公开。
前述现有技术的下部压缩式的高压式压缩机构成为,在压缩部内压缩的制冷剂气体被排出到设置于相应压缩部的底部的吐出盖内之后,通过沿着构成压缩部的固定涡旋盘的外周和主框架的外周以彼此连通的方式形成的多个制冷剂流路来被提供到电动部所在的空间,接着,所述制冷剂气体穿过存在于所述电动部的各种缝隙而流动到密封外壳内的上侧空间之后,通过设置在该上侧空间的制冷剂排出管来排出到外部。
然而,在前述现有技术的压缩机中,为了形成向排出空间引导压缩的制冷剂气体的流路,存在需要在主框架和固定涡旋盘等上形成多个制冷剂流路的加工上的困难,以及为了使上述各个制冷剂流路能彼此连通,存在需要准确地安装每个构成要素的制造上的困难等。
并且,前述的现有技术的压缩机构成为,旋转轴旋转的同时将存在于密封外壳内的下侧空间(位于吐出盖的下侧的空间)的油抽到每个滑动部位,为此,所述旋转轴需要贯通吐出盖,从而需要附加用于使该贯通部位保持密闭的结构等,所述吐出盖的结构变得非常复杂。
并且,前述现有技术的压缩机存在如下所述的问题:被吐出到吐出盖内的制冷剂气体在经由固定涡旋盘和主框架的制冷剂流路之后通过电动部所在的空间的过程中,与抽到每个滑动部而流下的油相遇时,不能向密封外壳内的上侧空间平稳地流动,而且,以混有所述油的一部分的状态,通过制冷剂排出管排出到外部。
此外,存在还需要在所述密封外壳的内部中的电动部和主框架之间设置用于分离油和制冷剂气体的油分离引导件的缺点,以防止所述油和制冷剂气体混合而被一起排出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G电子株式会社,未经LG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003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