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线式激光工具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00792.1 | 申请日: | 2019-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189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1 |
发明(设计)人: | 徐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明洋测量工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50/10 | 分类号: | H02J50/10 |
代理公司: | 32256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任立 |
地址: | 212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模组 固定感应组件 动态感应 上机体 激光工具 控制板 无线式 悬丝 十字交叉轴 固定设置 下机体 工具技术领域 供电 工艺难度 激光测量 线路连接 组件固定 上端 铰接 断开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式激光工具,属于激光测量工具技术领域。该无线式激光工具,包括控制板、上机体、下机体、激光模组、固定感应组件、动态感应组件和十字交叉轴,上机体和下机体分别与十字交叉轴铰接,控制板固定设置在上机体上,固定感应组件固定设置在上机体一侧,动态感应组件固定设置在下机体的上端,固定感应组件和动态感应组件对应设置,激光模组设置在下机体上,固定感应组件与控制板通过线路连接,动态感应组件通过线路与激光模组连接用于为激光模组供电。本发明的无线式激光工具实现了无需使用悬丝对激光模组供电,避免了由于使用悬丝带来的工艺难度大及悬丝容易断开导致产品失效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式激光工具,属于激光测量工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自垂式激光工具激光模组和控制板分处不同位置,控制板与固定部件连接,激光模组与摆动部件连接,由于减小自由摆动部件的阻力及限制,激光模组供电目前需从主板引出直径非常小的金属丝(直径0.05mm,简称悬丝)连接至激光模组上供电,悬丝长短尺寸不好控制,且焊接难度大,使用过程中容易断,造成机器功能丧失,给客户在使用中造成诸多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出一种能够实现非接触式供电的无线式激光工具。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线式激光工具,包括控制板、上机体、下机体、激光模组、固定感应组件、动态感应组件和十字交叉轴,上机体的下端与十字交叉轴的相对的一对短轴铰接,下机体的上端与十字交叉轴的另一对短轴铰接,控制板固定设置在上机体上端,固定感应组件固定设置在上机体一侧边缘,动态感应组件固定设置在下机体的上端一侧边缘,固定感应组件和动态感应组件对应设置,激光模组设置在下机体上,固定感应组件与控制板通过线路连接,动态感应组件通过线路与激光模组连接用于为激光模组供电。
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是:十字交叉轴与上机体和下机体之间分别设置有轴承,轴承的内圈与十字交叉轴的两对短轴的外圆配合,轴承的外圈分别与上机体和下机体配合。
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是:控制板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上机体上端。
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是:固定感应组件和动态感应组件分别为互感线圈。
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是:下机体下端还固接有配重块。
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是:激光模组为两组,两组激光模组上下分布的设置在下机体上。
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是:上机体和下机体的表面设置有耐腐蚀镀层。
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是:耐腐蚀镀层为锌镍合金镀层。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无线式激光工具通过固定感应组件和动态感应组件的配合,固定感应组件和动态感应组件可以为互感线圈,实现了无需使用悬丝对激光模组供电,避免了由于使用悬丝带来的工艺难度大及悬丝容易断开导致产品失效的问题,降低了激光工具的生产成本,延长了激光工具的使用寿命;感应供电方式也可由互感线圈更换为其他电磁波供电方式;
(2)本发明的无线式激光工具的上机体和下机体的表面设置有耐腐蚀镀层,能够有效提升无线式激光工具的耐腐蚀性能,在实际使用中能够有效防止复杂的工况对激光工具机体的腐蚀。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无线式激光工具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其中:1-螺钉,2-控制板,3-上机体,4-十字交叉轴,4A-轴承,5-下机体,6-激光模组,7-导线,8-动态感应组件,9-固定感应组件,10-配重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明洋测量工具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明洋测量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007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能源获取装置及其供电管控方法
- 下一篇:送电装置、受电装置及电力传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