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5G通信技术和偏振技术的火灾探测方法与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01407.5 | 申请日: | 2019-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275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白治艳;冯祖光;邓志富;罗驭环;王世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汇源光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7/00 | 分类号: | G08B17/00;G08B17/12;G08B25/08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地址: | 61173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通信 技术 偏振 火灾 探测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5G通信技术和偏振技术的火灾探测方法与装置,包括:一体机:包括设于一体机内部的检测单元和交换机,所述检测单元探测室外火灾参数信息,并通过网口传递给交换机;中控机:包括处理器、电源控制模块、人机交互模块和通信模块,所述处理器实时接收一体机传递的参数信息,并通过通信模块将参数信息传递给移动终端,电源控制模块根据处理器接收的参数信息控制一体机的休眠状态,人机交互模块接入监控平台实现防火检测数据的共享;供电系统:直接与中控机相连,通过风能和光能为设备供电。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野外防火探测产品,能够提高产品报警准确度和改善产品交互感,并根据火灾情况实时进行预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升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5G通信技术和偏振技术的火灾探测方法与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森林、草原、湿地资源越来越重视,森林、草原、湿地逐步由数字化走向智慧化。火灾对森林、草原、湿地生态的影响是毁灭性的,但无论是天灾还是人为纵火,每年林火事故仍有发生,且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故在林草监控智慧化的今天,火灾监控依然占据着重要地位,目前就林区防火探测器而言,国内所采用的火灾监控或探测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红外火焰探测法:该火焰探测方法充分利用“大气窗口”现象原理,采用红外光谱探测技术直接探测植物初燃时产生的CO和明火产生的CO2所释放出的特定红外光谱(即4.1-4.5um短波红外窗口光谱信号)。采用该方法能较准确进行火焰探测,但存在探测距离短、对探测器安装精度要求高、容易受环境变化和地理位置的影响。
二、可见光烟雾识别法:该方法主要利用视频及图像分析方法,分析烟火在空间和时间域的变化是否趋近于火焰燃烧的特征。在实际应用中发现该方法识别准确率较低,因为该类方法容易受天气、地域地貌、被识别区域是否有遮挡、相机自身特性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三、可见光和红外热源探测仪双光谱识别法:该类方法综合利用视频及图像分析防火和红外热源分析方法进行火焰探测,也是目前最为主流的林火探测方法。但由于火情初燃时或红外热像仪无法直接探测到着火点时,只能采用烟雾识别方式进行火灾分析识别。此时的火焰识别准确度较低。
综上,现有林草防火监测或探测产品均有一定的局限性,防火探测的准确度易受地理环境、气候特征、安装精度等的影响,故在智慧化的今天,林草火灾探测产品仍需逐步发展。
发明内容
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5G通信技术和偏振技术的火灾探测方法与装置。
一种基于5G通信技术和偏振技术的火灾探测装置,包括:
一体机:包括设于一体机内部的检测单元和交换机,所述检测单元探测室外火灾参数信息,并通过网口传递给交换机;
中控机:包括处理器、电源控制模块、人机交互模块和通信模块,所述处理器实时接收一体机传递的参数信息,并通过通信模块将参数信息传递给移动终端,电源控制模块根据处理器接收的参数信息控制一体机的休眠状态,人机交互模块接入监控平台实现防火检测数据的共享;
供电系统:直接与中控机相连,通过风能和光能为设备供电。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单元包括偏振摄像机、激光补光灯和红外线成像仪,所述偏振摄像机为雾透摄像机和偏振镜,所述激光补光灯用于为偏振摄像机补充光源,红外线成像仪为10m至15KM的圆形区域进行热源探测。
进一步地,所述供电系统包括发电单元、蓄电单元和充放电控制盒中间单元,其中,蓄电单元采用高能锂电子进行蓄电。
进一步地,所述通信模块包括微波通信模块和5G通信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机还包括气象传感器、声光报警器和防盗摄像机,通过预留串口与中控机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机采用联发科MT6753处理器,优化和处理参数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汇源光通信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汇源光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014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