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向用户的皮肤施加运动的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01421.5 | 申请日: | 2015-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353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西尔蒙·詹姆斯·比格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克宣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A61H23/02;A61N1/00;H04R1/10;H04R5/033;H04R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张晶;王莹 |
地址: | 美国加***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用户 皮肤 施加 运动 设备 | ||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用于向用户的皮肤施加运动的设备,该设备包括:壳体;多个导电线圈,能够承载电流;多个磁体,布置成可操作地接近多个导电线圈;运动部分,包括惯性块和多个磁体;悬架,包括多个挠曲部,挠曲部相对于壳体和多个导电线圈以平面运动的方式引导运动部分。运动部分的运动由至少与运动部分物理接触的铁磁流体抑制。铁磁流体响应于施加到多个导电线圈的电信号,至少降低了40‑200Hz频率范围内的机械谐振。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5年9月24日、申请号为201580063995.9、发明名称为“产生用于音频振动的阻尼电磁致动平面运动的系统和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4年9月24日提交的申请号为62/054712,题目为“用于音频振动的阻尼电磁致动平面运动”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以及于2015年1月10日提交的申请号为62/101985,题目为“提供用于音频振动的阻尼电磁致动平面运动的系统和方法”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中的每一个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产生用于通过触摸感知的低音频率振动的触觉传感器。
背景技术
低于约200Hz时,声音的频率越低,则其不仅通过耳鼓的振动被感知得越多,而且也通过皮肤中的触觉感受器被感知得越多。这种感觉对于具有在胸中或通过坐在椅子上“感受到强烈舞蹈音乐的节奏”的任何人或对于仅仅将手放在钢琴上的人来说熟悉。自然刺激兼备听觉和触觉,只有当皮肤的机械振动伴随着通过空气传播到耳鼓的声波时,才能真实地再现它。
音频触觉传感器中的现有技术主要采用轴向振动器。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的耳机装置10的分解图,其包括轴向振动器100,该轴向振动器100包括悬置在螺旋切割弹簧112上的运动块(moving mass)114、定子116以及音圈118。这种轴向振动器的构造模拟传统的音频驱动器,其中使用更重的块代替轻纸锥,并且提供了更坚固的悬架,其通常为螺旋切割金属弹簧。
这种结构的缺点是产生不必要的噪声。发生这种的原因是轴向振动器安装在耳机耳罩中,其运动轴指向耳道的开口。图2A示出了现有技术的耳机设备20的立体图,其包括沿Z轴振动的轴向振动器,并通过将耳罩插入用户头部的侧面来刺激皮肤。块的轴向运动导致通常密封在耳廓上的整个耳罩本身的反向运动。因此,刺激耳罩垫下方皮肤的力也不幸地将空气塞入收听者的耳道中,淹没了音频驱动器的输出并产生多余的不必要的噪音。
图2B示出说明了由图2A的现有技术的耳机产生的多余的明显的低音音频的曲线图。特别地,图2B说明当打开惯性振动器至逐渐增强的水平(迹线标记为“开”)时,耳机的相对扁平的声频响应单独地受到削减(迹线标记为“关”)。在这个例子中,显著的音频被添加到声频响应,导致在50-100Hz范围内的10-20dB的不期望的冲击(bump)。结果是其中高频不足的重低音,并且用户感觉的是一种含混、混乱的声音。
不均匀频率响应的问题通常由于缺乏机械阻尼而变得更为糟糕。使系统欠阻尼意味着靠近机械谐振的稳态信号获得高振幅,导致峰值响应,并且在激励后系统铃声停止,进一步降低音频保真度。这种冲击在现有技术的频率响应(图2B)中是显而易见的,其中致动触觉传感器将耳机的声音输出增加到比由“0”参照线所指示的90dB声压级高10-20dB。
现有技术中的另一种也存在疑问的方法是使用非阻尼偏心旋转电机(“ERM”)和非阻尼线性谐振驱动器(“LRA”)。小型非阻尼的ERM与高保真音频不兼容,原因如下。首先,通常需要大约20毫秒,将ERM“提升”到产生足够大到能被感觉的的加速度的频率。到那时,脉冲信号(例如,一个底鼓(kick drum)的打击)将已经通过。第二,在ERM中,可被比作“触觉音量”的加速度和可被比作“触觉音调”的频率相关联,不能独立变化。这种连接从根本上与声音保真度不兼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克宣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泰克宣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014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