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段式隐蔽型埋地管道阴极保护状态监测预警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01444.6 | 申请日: | 2019-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557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秦朝葵;冯建国;陈志光;张静思;吴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G08C17/02;H02J13/00;G01R19/00;G01R31/387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赵继明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段式 隐蔽 管道 阴极保护 状态 监测 预警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段式隐蔽型埋地管道阴极保护状态监测预警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监控管理中心、标准桩和太阳能发电装置,监控管理中心包括云服务终端和与其通信连接的远程控制终端以及手机APP和计算机,其中,标准桩和太阳能发电装置相互连接且分段设置于地平面上下两部分,标准桩包括相互连接的标准管段和标准柱,标准柱包括标准柱固定式机构和标准柱移动机构,准柱固定式机构上设有电动机,电动机的主轴通过齿轮与设置于标准柱移动机构上的齿条啮合连接。标准管段实现埋地管道阴极保护的分段监测,减低管道内不同管段干扰、减弱了管道腐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安全高效分段式获取埋地管道阴极保护状态参数,且能及时监测预警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埋地管道阴极保护监测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分段式隐蔽型埋地管道阴极保护状态监测预警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油气用户增加,油气需求总量不断增长。为满足社会需求,新的油气管道不断建设,加之已投产运营管道,管线总历程逐年增长。随着管道运行里程增加和运营年限增长,因土壤环境、铁路、地铁、高压线路、地下管网等外界因素导致埋地管道腐蚀断裂、穿孔、爆炸等事故情况时有发生,给人民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目前,如现有专利“一种长输管道阴极保护分布式电位监控系统(CN110144592A)”,该专利只对整段管道阴极保护系统的电位进行监测,不能同时分段监测电位、电流密度、牺牲阳极腐蚀程度等数据;又如专利“一种埋地管道运行环境与腐蚀状态监测系统(CN 103389130A)”,该专利能对运行管道的腐蚀环境和腐蚀状态进行监测,不能监测管道阴极电位、腐蚀电流等信息,缺少预警处理模块,缺乏考虑人为因素破坏对系统保护。因此,市场需求一种安全、高效、能实时开展分段式隐蔽型埋地管道阴极保护状态智能监测及预警处理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分段式隐蔽型埋地管道阴极保护状态监测预警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分段式隐蔽型埋地管道阴极保护状态监测预警系统,该系统包括监控管理中心、与所述监控管理中心通过5G无线网络通讯连接的标准桩和与所述标准桩连接的太阳能发电装置,所述监控管理中心包括云服务终端和与其通信连接的远程控制终端以及手机APP和计算机,其中,所述远程控制终端,用于发送指令、启动系统保护程序、查询近期和历史监测数据、设定电位、电流、牺牲阳极剩余量、电池剩余电量限值,所述手机APP和计算机,用于接受监测信息、发送指令启动系统保护程序、查询近期和历史监测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的标准桩由相互连接的标准管段和标准柱组成,所述标准柱包括标准柱固定式机构和标准柱移动机构,所述标准柱固定式机构上设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主轴通过齿轮与设置于所述标准柱移动机构上的齿条啮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标准柱通过设置于所述标准柱固定式机构上的第一连接件孔和第一连接件与所述标准管段连接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标准柱固定式机构还设有启动电动机按钮,所述启动电动机按钮通过连接导线与所述电动机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标准柱移动机构内设有电源管理模块、蓄电池、测量主板、5G远传模块和数据采集存储处理与预警模块,所述5G远传模块和所述测量主板分别与所述蓄电池和所述数据采集存储处理与预警模块相连接,所述数据采集存储处理与预警模块还分别与所述蓄电池和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相连接,所述测量主板上还设有参比电极接线端口、阴极接线端口、阳极接线端口一和阳极备用接线端口二。
进一步地,所述太阳能发电装置通过所述连接导线与所述蓄电池和所述电动机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标准管段包括标准管段A、绝缘法兰和标准管段B,所述标准管段A通过设置于所述绝缘法兰上的第二连接件孔和第二连接件与所述标准管段B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014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路灯远程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变压器铁芯制作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