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埋式天线电频装置用复合棒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01815.0 | 申请日: | 2019-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054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杨宇军;黄志鸽;王玉龙;夏金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宇光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0/08 | 分类号: | B23K20/08;E21B43/00;H01Q1/00;H01Q1/52 |
代理公司: | 41113 郑州天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聂孟民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铜层 复合棒 钢层 油砂 爆炸焊接技术 抗干扰能力 结构稳定 空心棒材 空心棒状 使用周期 由内向外 采收率 埋式 平齐 焊接 天线 爆炸 | ||
一种地埋式天线电频装置用复合棒,包括复合棒本体,复合棒本体是由内向外的铜层和钢层经爆炸焊接结合在一起构成的空心棒状结构,铜层和钢层长度均为0.9‑1.1km,钢层与铜层两端平齐,本发明结构简单,铜、钢空心棒材通过爆炸焊接技术形成紧密结合,能够承受高压,结构稳定,强度高,并且使用周期长,铜层抗干扰能力强,很大程度上节省了成本且提高了使用过程的效率,大大提高油砂的采收率,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天然气采集应用领域,特别是一种地埋式天线电频装置用复合棒。
背景技术
能源是经济发展的命脉,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利用的常规石油资源已经满足不了经济快速增长的需求,人们开始把目光转向油砂等非常规石油资源,随着国际油价的持续走高,人们越来月清楚的认识到油砂开采的可行性及其可能会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同时,随着开发技术的进步,开采成本不断降低,使油砂开采往规模化商业化方向发展。
未来几年,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油砂开发将会向着规模化、挖据技术现代化、提取温度低温化、开采就地化、高效环保化方向发展。
我国油砂勘探开发已经起步,目前完成了全国的油砂资源评价,对重点油砂分布区块进行钻探并取得储量的大发现,随着油砂资源基础理论水平的不断提高,油砂在我国能源体系中发挥的作用越发明显,在恶劣的工况下,由于设备上的不足,油砂开采过程无线信号不稳定,信息传递会受影响、耐应力载荷不足、持久性差,造成油砂的采收率较低,因此,结合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如何进一步的提高油砂的采收率已经成为一个势在必行的课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埋式天线电频装置用复合棒,可有效解决开采过程中无线信号不稳定,信息传递会受影响、耐应力载荷不足、持久性差导致油砂的采收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埋式天线电频装置用复合棒,包括复合棒本体,复合棒本体是由内向外的铜层和钢层经爆炸焊接结合在一起构成的空心棒状结构,铜层和钢层长度均为0.9-1.1km,钢层与铜层两端平齐。
本发明结构简单,铜、钢空心棒材通过爆炸焊接技术形成紧密结合,能够承受高压,结构稳定,强度高,并且使用周期长,铜层抗干扰能力强,很大程度上节省了成本且提高了使用过程的效率,大大提高油砂的采收率,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图(一端斜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情况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结合附图给出,本发明一种地埋式天线电频装置用复合棒,包括复合棒本体,其特征在于,复合棒本体1是由内向外的铜层2和钢层3经爆炸焊接结合在一起构成的空心棒状结构,铜层2和钢层3长度均为0.9-1.1km,钢层3与铜层2两端平齐。
为保证更好的实施效果,所述的铜层2内径为50-60cm,铜层2的厚度为3-5cm。
所述的钢层3内径为55-67cm,钢层3的厚度为10-15cm。
所述的铜层2构成空心棒状内层,钢层3构成空心棒状外层,两空心棒状层同心平行套装,爆炸金属焊接在一起,生产时,铜层2的外面与钢层3的内面间距为1-2mm,铜层2的空心中填充有均匀的炸药和雷管,供内、外层爆炸金属焊接。
本发明在生产中,由以下方法实现:
1、被焊金属材料的准备:
铜层和钢层均为空心圆形,铜层内径为50-60cm,铜层厚度为3-5cm,钢层内径为55-67cm钢层厚度为10-15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宇光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宇光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018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